(一)口腔消化 食物在进入胃之前,首先在口腔内接受咀嚼和研磨,同时唾液中的淀粉酶开始分解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尽管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但口腔内并不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因此这两类营养物质在口腔内不被消化。
(二)食道作用 食道是一个长约25厘米的肌肉管道,食物借助重力和食道肌肉的收缩从咽部传输至胃。食道中有三个狭窄部位,食物通过大约需要7秒钟。
(三)胃的消化作用 胃是消化系统中最能膨胀的器官,由胃底、胃体和幽门三部分组成。胃每天分泌约1.5至2.5升胃液,包含胃蛋白酶原、盐酸(胃酸)和粘液。胃蛋白酶原在酸性环境中(pH 1.6至3.2)会转化为胃蛋白酶,从而分解蛋白质。此外,胃还分泌凝乳酶,对婴儿的营养至关重要。成人若长期不食用乳制品,胃液中可能缺少凝乳酶。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取决于其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通过胃的速度较快,而脂肪的通过速度最慢。
(四)小肠消化 小肠是小肠、空肠和回肠的总称,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的上半部,约90%至95%的营养素被吸收。小肠黏膜具有环状皱褶和大量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小肠内的胰液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而小肠的运动则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五)胰脏功能 胰脏是一个位于小肠十二指肠处的腺体,分泌的消化液通过胰管进入小肠。胰液包含碳酸氢盐,能中和胃中的酸性食糜。胰液还富含消化酶,如蛋白水解酶、脂肪酶、淀粉水解酶和核酸水解酶。
(六)肝脏与胆囊 肝脏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负责分泌胆汁,胆汁在脂肪的消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肝脏还负责储存和释放葡萄糖,以及储存和转化多种维生素。胆囊储存胆汁,并在进食时将其释放到小肠中。
(七)大肠作用 大肠长约1.5米,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食物在大肠中的停留时间约为1至7天。大肠内的细菌有助于消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并转化为某些营养素。
营养素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后被吸收,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被吸收,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后被吸收。水、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也可以在小肠直接被吸收。
肝脏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通过改变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使其能够被排出体外。生物转化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差异、营养状况和激素水平等。
最终,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会进入直肠,形成粪便,并通过排便反应排出体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