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好劳动关系管理的方法?

如题所述

1、强化法制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前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与完善,与劳资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规范,涉及也比较多,诸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女职工特别保护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反不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条例法规等等,甚至还要涉及《民法典》《刑法》等法律。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应当熟悉各类法律法规,并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企业用工制度,以便有效防范和避免用工风险。对于法律法规,我们HR不但自己要学、要掌握,更要影响企业老板、企业管理层去学习,并且要倡导员工去学习,要让企业全体人员都具有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法规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千万不要遮遮掩掩,这样,企业的劳资关系管理就会越来越融洽、和谐。
2、完善沟通机制,建立积极劳动关系是根本。

众所周知,“沟通是人们生存、生产、发展和进步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沟通是现代管理的命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沟通是管理工作的灵魂,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共同目标,满足各种需要的重要工具。”

而对于劳资关系管理来说,沟通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就一定离不开良好顺畅的沟通。对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沟通机制可以使员工认清形势明晰目标,使企业的决策更加有理、有力、有效,使员工的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使上情下达或下情上传的效率不断提高,从而让员工感觉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由此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企业与员工更容易达成共识。既然容易达成共识了,那么一切事情就好商量(沟通),即便是出现劳资关系紧张的问题,也就完全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商量)来解决。
3、注重把握平衡,满足雇佣双方需求是核心。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没有发生劳资纠纷并不代表没有劳资矛盾,劳资矛盾是永远都会存在的,只不过存在形式不同而已。可以说,劳资矛盾是时时刻刻都会存在和发生的,这从我们平时听到的员工抱怨声中就应该能感觉和分析出来。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好企业与员工的矛盾转化工作,也就是说要从中寻找、把握好双方的利益平衡,满足雇佣双方的需求,消除矛盾于“激发”之前,这才是劳资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

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劳资关系复杂而且呈现日益紧张的态势,国家一直在提倡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譬如深圳就出台有《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那么,主要依靠什么来营造与维护?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平衡。因为企业与员工之间虽然都非常关注自身的“利益”,但除了利益相关以外,还和道义相关。利益和道义的平衡,是预防和消除劳资矛盾、避免劳资纠纷发生的良方。
4、加强约束管理,杜绝漏洞防患未然为目的。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激励,而往往忽略了人力资源的约束。其实,人力资源的约束管理更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问题。

我们应从自我约束、内部约束、外部约束三方面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是避免出现漏洞、防患于未然的有效举措。 我们首先应当引导员工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主要从道德、声誉和关注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去约束自己,从而最终实现个人的良好发展;其次要从企业文化约束、企业规章制度约束、合同约束、偏好约束、心理契约以及在激励中体现约束等,来有目的的规范员工的行为;第三就是要充分利用当今市场竞争的环境、优胜劣汰的机制进行外部约束,诸如法律约束、外部机制约束、媒体约束等来向员工宣贯、传递正向的信息,让员工明白任何人的行为都是要符合法律和市场的要求、规则与惯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付出代价。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力资源的约束管理,听起来有些生硬,执行起来更可能有些死板,但它是企业进行劳资管理的必要手段,我们万万不可忽视,必须认真谨慎对待,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HR是以杜绝漏洞防患于未然为目的来开展工作的。

5、做好资源整合,不断改善劳资关系为使命。

“地球人”都知道,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不是分模块独立运行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因此,要重视做好有效的沟通管理、科学的冲突管理、高效的团队建设、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构建等等,以便有效地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生成。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企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适时改善劳动关系才是使命所在。 尤其是现在许多劳动争议的产生和劳动关系的紧张,往往都与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主管人员的工作作风以及整体素质有关(像我们这样的典型家族企业尤为明显)。

因此,我们可通过不断完善规范企业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让员工参与民主管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发挥工会和企业内部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来影响、带动、催化与促进。这样,就会更好地促使企业与员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有利于实现企业愿景与个人目标的和谐统一,从而不断改善劳资双方关系,最大程度的维护企业利益,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8
1、员工入职管理。员工入职管理,指的是员工入职管理是对新员工入职时的管理,应该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为新员工办理一系列入职手续。从员工面试、来到公司,到熟练掌握工作内容,都应该由该部门或人员来协调处理。公司可以制定员工入职管理办法,规范入职管理。
2、员工离职管理。在员工离职时,很容易和公司产生一些纠纷。因此,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员工离职的问题。和入职管理一样,公司也可以选择设立相关的部门,并制定合理的《员工离职管理规定》或《员工离职管理办法》,确保员工离职时合理有据,双方能够“和平分手”。
3、员工信息管理。对员工信息管理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和制度。员工信息管理包括员工个人基本信息、员工岗位、薪资、绩效考核、员工技能、培训、奖惩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便于公司掌握员工信息和动态管理。另外,员工的信息属于内部信息,对外部要保密,这样才能保证员工信息安全,同时也不给其他公司挖墙脚的机会。
4、劳动合同管理。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要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订立。劳动合同是保证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一环。当然,用人单位在用工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以免出现劳动争议,影响后续员工管理。
5、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工资、工时、福利、辞退等劳动条件发生的争议。当员工和用人单位出现劳动争议时,如何处理争议既关系到用人单位的社会形象,也关系到员工对用人单位的看法。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有效地处理好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劳动争议,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进行处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08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实施合同制度,按规定及时签订,续订劳动合同,认真履行劳动合同并履行合同规定,杜绝违约现象发生,依法确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