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联为什么要和中国翻脸?历史资料!

如题所述

原因:

一、上世纪60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平起平坐,无视一些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的愿望,否定其武装斗争,同时对中国的崛起不满,绞尽脑汁压制中国,中苏分歧公开暴露。

二、1956年波匈事件发生后,中国批评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两国意识形态上的差别逐渐显露,这让意图控制中国的赫鲁晓夫暗中不满。

三、1958年,苏联向中国提出由苏联出钱、出技术,在中国建立所谓“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试探中国对主权的态度,遭到了中国的严辞拒绝。

四、赫鲁晓夫撕破脸皮对中国横加指责,称不该炮击金门,不该放走达赖,还攻击和嘲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进一步激怒了毛泽东。1960年,苏联又单方面撕毁了304个专家合同、撤走苏联专家1390人。

五、1959年7月,赫鲁晓夫终于等来了美国邀请其访美的照会。为了给艾森豪威尔献礼,苏联借官方的塔斯社发表声明,就中印边境冲突谴责中国,把两党之间的分歧扩大到了国际舆论层面。

扩展资料:

赫鲁晓夫背信弃义:

事实上,1959年在天安门城楼上,赫鲁晓夫就试探过中共,称要把专家撤回苏联。当时的中苏首席俄语翻译李越然,生前一直对那段往事难以忘怀。那天是国庆阅兵礼,他正坐在毛主席身边,赫鲁晓夫突然一句“关于生产原子弹的事,我们决定把专家们撤回去”,却被毛泽东从容的回答硬生生顶了回去。

毛泽东说:“需要是需要,也没什么大关系。技术上能帮助我们一下更好。不能帮就由你们考虑决定。”

在次年苏联决定全面撤回专家后,毛泽东同样镇定地告诫大家:“1917年到1945年,苏联是自力更生,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列宁主义的道路,我们也要走这个道路。”他还要求大家,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然而,这并不是表面的“背信弃义”那么简单。通过复杂政治斗争上台的赫鲁晓夫看到,新中国因在朝鲜战争中的卓越贡献,已经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一支举足轻重的新生力量。所以,他必须要竭力博取北京的支持,从而为苏联的核心地位服务。

“但‘否定斯大林’‘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等一系列事件让赫鲁晓夫意识到,中共是不会跟着苏联的指挥棒转的,两党之间的分歧很快上升到了国家关系层面。”沈志华分析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新中国外交60年:中苏交恶使中国解脱冷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