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坚守”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⑴题目自拟;⑵立意自定;⑶不少于700字链接1:东汉杨震曾往东莱郡赴任,路经昌邑县,适逢旧日所荐秀才、现任昌邑县令的王密向他馈金十斤,以示报恩和接风。时值夜间,且无第三者在场。于是王密笑容满面、推心置腹地说:“暮夜无知者。”哪料杨震一脸严肃,断然拒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谓无知者!”面对重金贿赂,他坚持了正义的立场,恪守了高岸的品格,心底的防线固若金汤,被历代传为佳话。人生路上,山重水复,云遮雾障,随时都会使人晕头转向,跌入绝谷。只有坚守住那颗纯洁的心灵,才能写下完美的一页。请以“坚守”为话题,自选文体,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链接2:据报道,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肾结石婴儿”事件震惊了全国。截止到2008年9月21日8时,因食用婴幼儿问题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为14471人,目前还在住院治疗的为12892人,其中有较重症状的婴幼儿104人,死亡3人。初步调查所获得的证据表明,“肾结石婴儿”事件目前主要发生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以及奶站的监管等环节。试想,每一个环节若能严格把关,每个人若能做到坚守自己的良知,这类事件还会发生吗?请以“坚守良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勇者有畏 人们在讲述某位英雄的英勇事迹时,常常感叹:“勇者无畏呀!”听众往往也都跟着附和:“是呀,勇者无畏!”而每当这时,我却不禁陷入沉思,勇者真的无畏吗? 几年前,在青岛某海滩,有个孩子不幸被海浪 卷走,当即就有两位中国青年奋不顾身地冲向巨浪翻卷的大海,但是,他们都被大海吞噬了。这时,有个美国留学生找来了一条长绳,先用它在自己的腰上很快地扎好,然后把绳子的另一头交给几个游客,并一再叮嘱说:如果自己被巨浪卷走,就赶紧把他拉上来……之后,他几次下海救人,无奈风大浪高,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他也没有丧失自己的生命。后来,青岛人民在悼念、讴歌那两位救人英雄时,并没有忘记这位“贪生怕死”的老外,授予了他青岛荣誉市民的称号。 也许有人会觉得,勇者就应该有大无畏的精神,而这位美国人显然不够完美,他还“畏”失去生命。其实,对人来说,生命总是最宝贵的。这位美国人的“勇”是对一个陌生生命的珍爱,而他的“畏”又何尝不是对一个鲜活生命的珍爱。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期内,我们似乎片面强调了人的勇敢和无畏,而忽视了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的赐予,都生而平等,都没有随意漠视的权利。在今天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我认为,我们需要“勇”,也需要一种理性的“畏”。 早在3年前,北京市和上海市就在《中学生守则》中取消了“见义勇为”的条款,我认为这是一种对7300多万中学生生命的敬畏之举。诚然,当代中学生的血液中是应该勃发着一脉勇士的真气,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他们尚属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同邪恶势力、突发灾难等正面交锋的能力,他们当然可以理性地采取“拨打110”“向老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等不失勇敢之举,但如果偏要他们去勇斗歹徒、抗洪抢险,我们是不是片面强调了利他主义,而忽视了对生命的关爱? 勇者的确令人敬仰,但他如果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景,都毫无所畏,不怕痛或没有痛感,又怎么会真切地体味他人的痛,抚慰他人的痛呢?“无畏并非真豪杰,有畏如何不勇士。”我真心地希望,勇者能插上“勇”与“畏”的双翅,笑翱九天,将爱洒满人间,将义洒满人间。 点评:本文的亮点闪现于独特的视角——人文情怀。在社会上一些人片面强调“勇者无畏”的背景下,作者提出“勇者有畏”的见解,无疑是需要魄力的。但“艺高人胆大”,作者的魄力是源于她的胆识。她果敢地将“勇”与“畏”切割为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并将对生命的关爱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鞭辟入里地阐释了“勇者有畏”的见解。的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利他主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对常人来说未免“高耸云端”;而“既关爱他人,又善待自己”的人文情怀可能更贴近现实,更易为常人普遍接受。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作者的论据使用也是逐级提升的:老外系绳救人——《中学生守则》的修改——鲁迅名言的化用。从感性事例到理性言论的行文构架,清晰地展示了作者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从而使全文既独辟蹊径,言之成理,又旁征博引,厚实有力。 |
:一。审题立意 “坚守”意即坚定的守卫。它与“坚持 ”意思有别。“坚守”之“守”,强调“不使攻破”;“坚持”之“持”,突出“使继续下去”。它与“守望”也内涵不同。“坚守”之“坚”,是一种意志;“守望”之“望”,含一种期待。故三者大相径庭,审题时切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 坚守”是一宽泛的字眼,从语法上看可以添加宾语,可以补写出许多现实具体的内容。本次作文留给考生的较大的写作空间,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现实意义,可多侧面多角度立意。因此,本次话题作文审意立意贵在做到:进行联想,添加因素,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 1.、可在“坚守”后加中心词,在“坚守的内涵”上作文章:必胜的信念 高洁的志趣 人生的准责 精神的家园 道德的底线 内心的宁静 思想的清纯 人间的真情 做人的气节(良知) 人生的梦想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也可着眼于“坚守的意义”,在其后加“的力量”“的奇迹”。 坚守内心的宁静,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充盈而富足;坚守思想的清纯,心灵的天空必定变得清澈而透明。坚守诚实做人的原则,坚守认真做事的态度,必定收获友谊,收获真情。唯有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闪耀个性的光芒。 总之,要大处着手,高点定位。选择自己熟悉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写作内容,赋予“坚守”以客观的现实内容,做到文章内容充实具体。但纵观以上各例,“坚守”的内容有一定的 限制性。应该特指就人的生命历程和精神领域中不应该丢弃和流失的东西。为了使文章有层次感和厚重感,行文可涉及其中的两三个方面。也可抓住一点,重点突破,务求一针见血。 2.、可在“坚守”前加附加成分:在困境中坚守必胜的信念 在金钱名利面前坚守人生的准责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面前坚守传统文化 在喧嚣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内心的宁静 在世俗的洪流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增添具体的现实内容,开启写作思路,使文章更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行文过程中要重点讲清为什么要坚守,坚守此项内容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这样才能作到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目的。 回眸历史,伯夷拒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中,坚守了爱国节操;刘兰芝誓不改嫁,举身赴清地,坚守了忠贞爱情;陶渊明辞官归隐,采菊东篱下,坚守了高洁人格……构思时,你无论取材何种坚守,笔锋务必指向坚守者的心灵,展示那道无形的底线,渗透进你的感悟与深思,讴歌某种伟大的品格,或者阐发某种深刻的哲理。否则,只是流于写那种有形之坚守,尽管硝烟弥漫,旌旗漫卷,热闹是有,但是不能震撼人的情志,启迪人的沉思,犹如风过无痕,浪行无迹,给人以肤浅浮泛、味同嚼蜡之感。 古人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诚哉此言,广博的情思,惟重一旨。坚守高洁,坚守正直,坚守信念,坚守真理,坚守忠贞,坚守承诺……坚守的对象林林总总,但是你只能撷取其中一个新颖而小巧的角度来演绎真情故事,描绘生活图景,论证真实道理。不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 二。横向联想,选择典型事例。 朱光潜曾说:“写作时,要抱住这个题目四面的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点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上,一直把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全记下来为止。”其中“四面的想”,即全方面辐射地想。事实上,学生在审题的时候,许多情况下,不象老师所想象的能从哲理的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