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族主义革命总路线是什么

如题所述

  新民族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新民族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a、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族革命的动力之一,而官僚资产阶级附于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所豢养,则是革命的对象。

  b、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动力

  在中国新民族主义革命过程中,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新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最代中国进步的阶级。

  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剥削和压迫的主要对象,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中国革命的最大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新民族主义革命,实质是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换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日益走向破产和没落的境地。因此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动力之一,他们的农民都是工作阶级的基本依靠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帝国主义的排挤的压迫,又受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制,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矛盾,有反帝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是革命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了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因而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c、新民族主义革命的领导

  新民族主义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族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族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其特殊优点: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种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革命斗争中比任何阶级都要坚决彻底。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同农民结成工农联盟,增加无穷的革命力量。

  第三,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江大中城市,集中在煤矿、铁路、纺织等大中型企业部门,便于组织起来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必然使他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能够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d、新民族主义的革命性质和前途

  2、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a、新民族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族主义的共和国。新民族主义政治纲领的终极前途是社会主义。

  b、新民族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族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c、新民族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族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族主义革命总路线斗争的具体化,是新民族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新民主义共和国的基本轮廓。

  新民主义族革命的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3、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

  新民族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

  新民族主义革命的理论意义有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

  历史意义:

  第一,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提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族主义国家的新理论。

  第二,它成功的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实践意义:

  第一,新民族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第二,新民族主义革命理论科学的阐明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指导了新民族主义革命这一伟大实践并取得了胜利。

  第三,在新民族主义革命的指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族主义不容辞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从而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繁荣富强扫清了障碍,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依据

  第一,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

  第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是土地改革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

  第四,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们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解放生产力、在我国展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我们党在过渡时期中,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即创造了一第列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避免了社会动荡和冲突。

  第三,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

  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和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采取积极指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式,即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又使被改造对象逐步提高觉悟,愿意接受改造,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三,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渡,不仅促进了社会稳定,而且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是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二,它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的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三,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四,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的和创造性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