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海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如题所述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第一次世界大战随之爆发。奥匈海军在“联合力量”号无畏舰上为斐迪南大公夫妇设了临时灵堂,供公众吊唁,以纪念大公生前对海军的支持。
Zenta号巡洋舰于1914年8月16日在执行封锁黑山港口巴尔的任务时,遭遇7艘英、法军舰的围攻并被击沉,成为一战中奥匈海军损失的首艘军舰。 1914年8月23日,根据英国和日本之间的盟约,日本对德国宣战。奥匈海军伊丽莎白皇后(就是茜茜公主)号巡洋舰1900年到1905年曾在天津驻扎。1913年,伊丽莎白皇后号再次来到中国。1914年7月初,该舰奉命从天津大沽口将驻守在天津租界及使领馆的奥匈警卫部队(奥匈驻中国殖民军“驻屯军”185名官兵,携带2门77毫米速射野炮和奥制马克沁重机枪8挺)搭载南下,7月22日抵达芝罘港。经过短暂逗留于同月27日来到德国租借地青岛。此次奥匈军队是作为德国的同盟军,在远东地区协助德军作战,在得到奥军统帅部的指令后,汇集青岛参加保卫胶州湾殖民地的战斗。9月2日,以日军为主的英日联军在山东龙口登陆,9月18日又在青岛的崂山登陆,遂开始进攻青岛。在青岛战役期间,“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的奥地利官兵表现英勇。尽管在战争初期,该舰为了支援德军陆上炮台的火力,将舰上4门150毫米舰炮和2门70毫米副炮及部分50毫米速射炮拆下,分别安装于德军中央堡垒后侧的仲家洼西侧高地(位于今海信立交桥北)及大鲍岛山(今观象山),部分官兵也随之登岸加入地炮作战。但是该舰依然能够利用所剩的火炮抗击日军,在战争期间始终活跃在胶州湾水域,与德军炮舰一道不断地配合德军陆上炮台向日军阵地发炮轰击,支援德军堡垒,迟滞日军推进。
1914年11月1日,当最后一枚炮弹从“伊丽莎白皇后号”上发射出去之后,该舰的炮声沉寂了。为了防止军备资敌,为了阻塞青岛港口的主航道,“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于次日凌晨3时打开海底阀门自沉于团岛和黄岛之间的主航道水域(即团岛灯塔西南4.5链处海底),其沉船的精确坐标为北纬36度00分,东经120度15分。 在Zenta号被击沉后的9个月里,驻扎本土的奥匈舰队基本上是静静的在普拉(今属克罗地亚)军港里度过的。1915年5月,经过了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反复的讨价还价,意大利决定对奥匈帝国宣战(奥匈给意大利的开价是,若参加同盟国,战胜后可得到法属突尼斯,但意大利最后接受了英法的开价,加入协约国,战胜后可得到奥匈帝国的伊斯特拉和达尔马提亚)。奥匈海军随即从他们位于普拉、希贝尼克(今属克罗地亚)和科托尔(今属黑山共和国)的基地出发,炮轰从威尼斯到巴列塔的意大利东海岸,其主要打击目标是安科纳等城市,以及沿海岸修建的铁路。这样,直到1917年,奥匈海军也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损失。
当时协约国在地中海同时有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海军力量。三国把亚得里亚海划分成11个防区,由英国负责其中的4个,法国4个,意大利3个。由于三国的海军指挥系统不同、语言障碍和民族之间的骄傲,他们的合作效率是很低的,这使得德国和奥匈海军的潜艇部队有机可乘。一个典型的缺少配合的例子是:1917年2月,一艘意大利运兵船Minas号在载着意大利军队从意大利开往希腊的萨洛尼卡的途中,在英军负责的防区内被奥匈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870人死亡。在从意大利负责的防区开进英国防区时,本应由英军舰艇接过为运兵船护航的任务。但英军错误的理解了意大利护航的驱逐舰的信息,没有接过防务,而不明就里的意大利驱逐舰就径自撇下运兵船返回自己防区了,使得运兵船在无护航状态下被击沉。 奥特朗托海峡是亚得里亚海的出口,也是奥匈海军开往远洋的唯一通道。其位于意大利与阿尔巴尼亚、希腊之间,最窄处只有72km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在奥特朗托海峡设置了防潜封锁线,从意大利的“靴子跟”到海峡东侧的科孚岛(属希腊,希腊作为协约国参战)。这条封锁线主要由拖网渔船构成,只是渔船拖的不再是渔网,而是防潜网,并且渔船都经过了改装,安装了发射6磅炮弹的炮并携带深水炸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一条防潜封锁线,却并没有能对同盟国的潜艇实现有效的封锁,德国和奥匈的潜艇 依然上百次的出入亚得里亚海攻击协约国在地中海的船只,而只有两艘被封锁线捕获或者摧毁。于是这条封锁线被戏称为“筛子”。但是,由于渔船的报警功能,以及驻扎在附近港口的协约国舰队的存在,这条封锁线事实上把奥匈海军的水面舰队关在了亚得里亚海里。
于是,突破奥特朗托海峡封锁线就成为奥匈海军的重要课题。他们组织了多次进攻以求摧毁这条封锁线,1915年5次,1916年9次,1917年则多达10次。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17年5月14日夜至5月15日拂晓。此前的3个月里,奥匈海军对封锁线发起过4次攻击,但都没有明显成效。
奥匈海军的2艘舰艇事先前往意大利的布林迪西港外布水雷,另一艘则监视港内英国和意大利舰队的行动。14日夜里,3艘意大利商船在驱逐舰Borea号护航下前往阿尔巴尼亚的发罗拉。他们在黑暗中正好遭遇奥匈驱逐舰Csepel号和Batalon号。Borea号被击沉,三艘商船中,一艘运送弹药的中弹爆炸沉没,另两艘中有一艘中弹,另一艘起火。两艘奥匈驱逐舰随即向北撤退。与此同时,由霍尔蒂上校(匈牙利人,军人,1920年后成为匈牙利独裁者)率领的三艘奥匈巡洋舰诺瓦拉号(注:不同于早先的护卫舰诺瓦拉号)、Saida号和黑尔戈兰号已经抵达封锁线,巡逻的4艘法国驱逐舰把他们当做了友军而未予理睬。接下来就是他们的一段愉快时光,击沉了当时封锁线上47艘渔船中的14艘,另重伤了三艘。协约国舰队闻讯由意大利海军少将Alfredo Acton率领赶来与奥匈舰队交火。Saida号受伤,而诺瓦拉号失去行动能力,霍尔蒂本人也受伤了。诺瓦拉号是被拖着返回基地的。奥匈的后援舰队从科托尔基地开出,协约国舰队发现后即脱离接触,双方各自返回基地。英国巡洋舰Dartmouth号在返回布林迪西的途中被奥匈潜艇U-89的鱼雷击中而受伤。U-89潜艇此前在布林迪西港外布设的水雷,在14日夜里炸沉了法国驱逐舰Boutefeu号。到整个行动结束,奥匈帝国海军击沉两艘协约国驱逐舰和14艘拖网渔船,击伤一艘巡洋舰,自己两艘巡洋舰受伤,总的来说占了便宜。 1917年12月9日,意大利海军的两艘鱼雷艇溜入的里雅斯特港,对奥匈海军的前无畏舰维也纳号及其姊妹舰布达佩斯号发射了鱼雷。布达佩斯号侥幸没有被击中,维也纳号则中了两枚鱼雷,不到5分钟内就沉没了。
1918年6月,已被提拔为奥匈海军总司令的霍尔蒂计划调动包括4艘无畏舰在内的主力舰队对奥特朗托封锁线发动一场更大规模的突袭,但在前往海峡的途中,伊什特万号无畏舰被意大利的鱼雷艇发射的鱼雷击中吃水线处。霍尔蒂认为突袭所必须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已经丧失,于是整个计划取消。奥匈海军的官兵们试图挽救伊什特万号,一边修理、排水,一边由特格特霍夫号拖着伊什特万号返回基地。但在拖航途中,由于排水的水泵的排水效果不对称,伊什特万号严重倾斜,奥匈官兵不得不弃舰,眼看着它沉入海底。
随着同盟国在一战中走向失败,奥匈帝国开始考虑如何避免其舰队在战败后落入协约国之手。战争结束前夕的1918年10月29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人国(State of Slovenes, Croats and Serbs,缩写作SCS)宣布脱离奥匈帝国独立,以萨格勒布为首都,其领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波黑(1918年12月1日即与塞尔维亚王国合并,成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又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奥匈帝国原计划在战后改组成联邦或者邦联制国家,但面对其治下各民族的独立浪潮也无法阻止,只好顺水推舟,把海军的舰队、基地、军械库、海岸要塞和商船队都交给了这个新诞生的国家(的里雅斯特例外,因为其所在的伊斯特拉地区战后被并入意大利)。作为回报,后者接收了这些东西后,宣布自己为中立国。
但SCS国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其中立地位也没有得到保障。1918年11月1日,意大利海军的袖珍潜艇(或称人操鱼雷,但是是由潜水员驾驶,在目标上安装炸药后返航或者弃艇逃生的,不同于二战中日本海军的自杀式人操鱼雷)潜入原属奥匈帝国的普拉海军基地,炸沉了奥匈海军“联合力量”号无畏舰(刚于10月31日移交SCS国,改名为“南斯拉夫”号)。随后,特格特霍夫号无畏舰被迫交给意大利,被放在威尼斯当做战利品展示,又被当做道具用来拍摄电影《Eroi di nostri mari》(《我们的海上英雄》,讲述意大利鱼雷艇击沉伊什特万号的故事), 然后于1924年被拆解。欧根亲王号则被法国海军强行征用,先用来演练空军对舰船的攻击,然后被当做靶船击沉。至此,奥匈海军的4艘无畏舰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而奥匈帝国也在一战最后的硝烟中土崩瓦解,其原有的沿海领土分属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王国,奥地利只保留了她的日耳曼核心领土,就是奥地利现有的版图,成为一个内陆国。奥匈帝国海军因此只存在于人们的回忆中,存在于《音乐之声》里冯·特拉普海军上校(海军不复存在,因此被迫退役)的心里。 1914: 巡洋舰Zenta号、伊丽莎白皇后号
1915: 潜艇U-12, U-3,驱逐舰Lika号和Triglav号
1916: 潜艇U-6,U-16
1917: 潜艇U-30, 驱逐舰Wildfang号(好像是“迁徙的鹰”的意思,懂德文的朋友请指正,1917年6月4日触水雷沉没), 前无畏舰维也纳号
1918: 潜艇U-23,U-20,U-1,勇士号(SMS Streiter,1918年4月16日因碰撞沉没),无畏舰伊什特万号,联合力量号
1919: 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号(被交给法国作为战争赔偿,航行途中遇大风沉没) 1.海军的地位
在奥匈帝国的外交政策和公众的视野中,海军从来都不是优先考虑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奥匈帝国这样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公众眼中的海军,只是一个“离自己很远的烧钱机器”,即使海军开放日和新成立的海军俱乐部们也没能使之明显转变。海军的军费是由战争部管理的,而这个部又很大程度上受到陆军的影响和控制。
海军只在受到三位皇室成员先后关照期间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分别是弗里德里希大公(1844-1847任海军总司令)、斐迪南·马克西米连大公(1854-1864任海军总司令)和斐迪南大公(奥匈帝国王储,1914年在萨拉热窝事件中被刺身亡在世时是海军的积极支持者)。但不幸的是,弗里德里希大公26岁即英年早逝,斐迪南·马克西米连大公离开奥地利到墨西哥去当皇帝(3年后死于墨西哥),斐迪南大公则未及继位即遇刺身亡,使海军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者。
2.民族问题
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反映在海军里,就往往是这样一个局面:军官需要会说四种语言才能有效的指挥,因为信号系统和轮机舱里多半是日耳曼人和捷克人,炮手是匈牙利人,水手和司炉是意大利人和克罗地亚人。据统计在1914年开战当时,其海军军人民族构成成分如下:克罗地亚31.0%、匈牙利20.4%,德国与奥地利16.3%,意大利14.1%,捷克斯洛伐克11.8%,波兰与罗马尼亚3.0%,斯洛文尼亚2.8%。这大大提高了指挥的难度,降低了作战效能。
3.地理因素
奥匈帝国只濒临亚得里亚海,该海是一个口袋型的半封闭海域,只通过奥特朗托海峡通往地中海,而地中海本身仍被陆地包围,只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与大西洋和红海相连。奥特朗托海峡西岸是与奥地利素来不睦的意大利(奥地利是意大利独立与统一运动的主要反对对象,1848、1859、1866和1914-1918的一战中两国四度成为敌国),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又都被英国控制(一战中英国作为协约国的主要成员,与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作战)。这样的地理因素,给奥匈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也使得奥匈海军的作战与舰船设计思想倾向于近海作战,一战中最终采取的仅仅是存在舰队路线(即驻守港内以牵制敌方的注意力与兵力,但轻易不出港交战),直到奥匈帝国解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