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法15天拘留

交通违法15天拘留

驾驶员会被行政拘留十五天的违法行为是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使用伪造的驾驶证或行驶证的,交通事故逃逸,但交通事故不构成犯罪的,对逃逸者可以处十五天的行政拘留,非法扣留机动车造成交通严重堵塞的,违反交通规定且不听劝阻等情形。
法律分析
拘留的时间最短是一天,最长就是十五天,如果驾驶员被行政拘留了十五天的话,说明违法行为是比较严重的。一般的违法行为不会对驾驶员进行拘留的,通常就是扣分或罚款。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公安机关在行政拘留决定书中会标注清楚法律依据。行政拘留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形式,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才享有拘留裁决权,期限限制在一日以上十五日以内。酒后驾驶经营性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罚款五千元,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换领机动车驾驶证。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车牌、驾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没收、扣留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无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暂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五条 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26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于以下7种交通违法行为应当给以拘留的处罚:
  1、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2、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4、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5、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6、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7、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