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结合老子原文,谈谈该书中“有”和“无”之间是什么关系。2.老子三十四章与其他各章间的关系。

急急急!!!这是两道期末考试问题~完全不会啊~求大神们给个援手~来一份完整的答案,字数越多越好~满意再加~谢谢大家了!!!

道德经原文中,存在有和无辩证的章节: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个人理解:
天下都认为美好的美存在,是因为讨厌恶;都认为善良善的存在,是因为不善的存在。
所以有无互相生长,难易相互体现,长短相互区别,高低相互补充,音声彼此搭调和谐,前后相互联系。这些现象永远存在。
所以圣人按照不违背事物本质的规律,做不施令人民的教化。
万物兴起而不夸耀,养育万物却不据为己有,有作为却从不掌控,建立功业而不自居。
只有不居功自傲,功德才永不离去。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shā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本章个人理解:
三十轮辅组成一个车轮,车轮中间的空孔洞,穿插车轴就有车可以用。
用陶土制作器皿,中间是空的,有装盛物品的用途。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是空的,才有了居住的作用。
所以“有”带来了好处,“无”创造了用途。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本章个人理解:
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强弱变化是道的用途。
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的物质,有形物质产生于无形能量。

结合老子原文,有和无的关系为三种:
第一种:“有无相生”:从规律上看,有和无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共生、相互依赖。
第二种:“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从用途上看,“有”有利处,“无”有用处(仔细翻译十一章)
第三种:“有生于无”:用来源上看,一切有的表象都是来源于虚无缥缈的宇宙能量。

道德经三十四章与其他章节关系: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本章个人理解:
大道普遍存在,它可以操持一切。
万物依赖它生长却从不说,生长成功之后却不阐释其存在。
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人,又没有欲望,可以称它为“小”;
万物归附它且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
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并完成它的伟大。

关系:本章阐明了大道的普遍存在,和大道的功绩,在全书中弘扬并讴歌了“道”,确立的“大道”的伟大。追问

非常感谢~还想问一下“大道”在老子哪几章中有涉及呢?分别表现出了什么呢?谢谢~

追答

补充: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其中的“无” 包含宇宙能量和万物的思想创造力。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的理解:
治理国家的大道被废弃,仁义重新被提倡;
治理国家的智慧出现,伪智慧也变得强大;
六亲不和睦了,孝慈反而被社会珍视。
国家昏庸混乱,忠臣才显得愈发珍贵。

第三十四章
(见上文)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wú),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我的理解:
如果让我确实有点智慧并行走在大道上时,我最怕就是走歧路。
大道如此平坦,但人们却偏爱走小路。
朝廷太腐败,田地太荒芜,仓库太空虚;而人君穿着华美服饰,佩带锋利宝剑,饱足精美饮食,财货富裕。
这就是强盗行径。完全不符合道!

大道:
第十八章和第五十三章的大道,都指国家治理之道
第三十四章,指的是自然规律的大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