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中的“及”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的“及”的意思是:来得及,赶上。

出自:东汉 诸葛亮《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释义: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扩展资料

“及”的其它意思:

1、达到:普及。

2、比得上:论学习,我不及他。

3、推及;顾及: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4、姓。

5、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文章主题: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人物成就: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诸葛亮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17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中的“及”是:“来的及”的意思。
翻译: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语出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2016年,本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16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12
意思是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出自《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全诗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淡泊 一作:澹泊;淫慢 一作:慆慢)
译文如下: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注释如下:
诫:警告,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养德:培养品德。
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9-29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及:达到,获得。
人生寥寥数十年而过,青山不在夕阳将落油尽灯枯时,放眼满堂,捶胸顿足,一生潦潦草草,家徒四壁又为儿孙留下了什么财富?眼下即将入土,可有颜面面见祖宗!幼年时,在父母膝下,受父母恩慈尊尊教诲,誓将考取功名及第,拿什么回报父母恩德及自己曾经的誓言!这一生漂泊晚景寒蝉凄切,却胜过死后葬入祖坟羞见祖宗之悲痛悲苦悲戚悲廖!——这是此句话描绘出来的意境。
古代先人以考取功名,建安立业为人生大成,作者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属山东人氏,故,此文中的“及”有达到、获得之意。“将复何及”倒装句式,句中的“复”是加重语气助词。古文中出现“何”字,整句话表达的重点往往在“何”字之后的那个词语。
观作者诸葛亮先生一生神机妙算、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将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谈何悔过之有?
话外,我更愿意相信以诸葛孔明的聪明智才,是其卦里探神机。先帝已逝,命局已定,诸葛亮选择跳脱蜀国命盘,让那个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就死于人们的流传之口,而那个逍遥于天地的卧龙先生将继续先帝三顾茅庐之前未尽的个人志趣。
个人愚见。
第4个回答  2019-01-04
悲哀的守着穷困潦倒的人生陋室,后悔又怎么来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