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哪个节气最热

如题所述

二十四节气中节气最热的是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气候特点:高温酷热。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吃羊肉汤等习俗。

扩展资料:

联合国太极文化学会会长曹国忠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有责任把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联合国这个舞台向全世界传播”。

合众美华公司副总裁李从容说,“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11月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与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是其他国家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

在活动现场,“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专业组一等奖获奖者简山将获奖作品原稿赠送给联合国,希望“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联合国永久保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3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气候特点:高温酷热。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分别代表的含义: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7

二十四节气中大暑这个节气最热。

24节气中,最热的是大暑。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度,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暑节气时,我国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40℃的酷热也不鲜见。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安庆、九江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7-11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第4个回答  2017-07-11
十二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最热的应该属大暑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