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一段话:走过很多地方的桥……原句具体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这是沈从文写给爱人张兆和的文字。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扩展资料

1930年7月张兆和沈从文在胡适的办公室第一次见面,刚见面时,胡校长大夸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张兆和却不以为然,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恋来得默然,却是一发不可收拾,写给她的情书一封接一封,延绵不绝地表达着心中的倾慕。

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己任。他说,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最终打动了张兆和,于1933年9月9日在北京中央公园成婚。

沈从文其他优美作品:

1、倘若你的眼睛真是这样冷,在你鉴照下,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月下》

2、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那么这不幸是同我生命一样长久的。——《沈从文家书》

3、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雨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从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1、原句是: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 ,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家书》
  2、《沈从文家书》简介
  《沈从文家书》内容简介:沈从文是个奇迹般的存在,就像他那些不朽的作品。在他仿佛田园牧歌的背景中,他笔下的人物充满原始的激情,却也包含包容、互信的暖意和纯真的理想。在沈从文与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家书中,将看到他极为私密,但也同样动人的一面。那是我们本应无权参与的部分,却因种种不可思议因缘而得以被完整地保存,且成为书籍的形态呈现世人面前。家书从他们初识的一场恋爱风暴开始,辑收到“文革”前夕为止,横亘三十余年、饱经沧桑与离乱,甚至包括不为人所知的,沈从文在四九年的精神崩溃和自杀前后所有文字。
  3、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龙珠》、《阿黑小史》、《边城》、《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第2个回答  2010-06-04
沈从文来自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小说《边城》的原型就是在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后来他到了北平教书。他喜欢上了他的学生张兆和。你知道他是怎么样向张兆和发动爱情攻势的吗?每天一封情书,甚至是一天数封,从不间断。开始的时候张兆和还不知道是谁写的情书,后来才知道是沈从文。她死活不同意。因为那时候老师喜欢上学生是一件很出格的事情;同时沈从文来自湘西农村,完全是一副土包子的模样,而张兆和是名门之后。但沈从文从来就没有放弃,“穷追猛打”、“顽冥不化”,依然每天情书不断。张兆和烦不胜烦最后抱着一堆情书去找胡适,哪知道胡适呵呵一笑,最后反倒要做起媒人来。就这样沈从文追了几年,写了数千封情书终于把张兆和感动了,追到了怀中。那些情书也成为了张兆和一生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是沈从文在情书的某一段话:“我行过很多地方的路,走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地方的云,却只爱过一个正好年龄的人。”
   是啊,有什么比这样更为幸福的呢!
自由理想世界团队回答 拜托了,很累的 这么多!!!
第3个回答  2010-06-03
我看过很多地方的云,走过很多地方的桥,喝过很多地方的酒,但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华的女子。

——沈从文致张兆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