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如题所述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一 、 给药方案(dosage regiman)的定义:
为达到合理用药而为治疗提供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的一种计划表。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二 、基本要求:保证血药浓度在治疗窗(MEC~MTC)之内。

三 、设计给药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1 药物的药效学性质;
2 药物的药动学性质;
3 患者的生理及病理因素;
4 其它:如合并用药,病人依从性,某些外源性物质(如烟,酒)等。

四 、给药方案制定的一般步骤
1 确定期望的血药浓度
(1)查阅文献: MEC ,MTC
(2)临床观察最佳疗效值:Ceff
2 确定必要的参数
(1)文献参数
(2)个体参数
3 确定模型;尽可能简化
4 计算
(1)给药间隔
(2)给药剂量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

一、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
(一)大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可以作为反映药效的—个客观指标。
如地高辛其有效血药浓度0.8~1.7ng/ml,超过1.7ng/ml时则可出现心率失常的毒性反应,安全范围比较窄。

例如:保泰松在兔与人的抗炎作用中,有效剂量各为300mg/kg及5~10mg/kg,相差达几十倍,但有效血药浓度都在100~150ug/ml之间。

又如:苯妥英钠在大部分患者抗惊厥和抗心率失常的有效血药浓度在10~20ug/ml之间,随着血药浓度的升高,毒性反应增大;在血药浓度达20~30 ug/ml时出现眼球震颤;达30~40ug/ml时出现运动失调;超过40ug/ml即可出现精神异常。

水杨酸在不同的的血药浓度下,可表现出不同的药理作用。当血药浓度为
50 ~100ug/ml 镇痛作用
>250ug/ml 抗风湿作用
350~400ug/ml 抗炎作用

(二)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1 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 Factors)
(1)年龄(age)
(2)性别(male or female)
(3)种族(民族);
(4)肥胖(fat);
(5)遗传(heritage):机体的血浆蛋白水平及药物代谢酶的差异等。

2 病理因素(Pathological Factors)
肝功能损害(hepatic injury)
肾功能损害(renal injury)
心脏疾患(heart disease)
胃肠疾患(gastric disease)

3 药物因素(Drug Factors)
制剂因素(preparation factor)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影响的结果(The Result)
不同病人接受相同的常规剂量后,有的病人达不到疗效,也有的病人已出现了毒性反应(即产生了个体差异)。
长期以来医生们一直希望能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这一愿望可以通过TDM帮助实现。TDM越来越多的改变着按常规剂量给药的传统做法。

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基本理论
(一)TDM的定义 :TDM是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通过测定患者的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药物的体内过程的影响。
(二)TDM的核心:给药方案个体化。
(三)TDM的目的:提高疗效及避免发生毒副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四) TDM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1 临床药理学:理论基础
2 血药浓度分析技术:建立准确,精密,灵敏的血药浓度或其他体液浓度的测定方法, 这是治疗药物监测的前提。

常用的方法有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优点:
可测定大部分药品, 且干扰小,还可测定代谢物。
在新药研究中又不需要免疫试剂盒,价格相对便宜。
缺点:

(2) 荧光偏振免疫法(FPLA):有专用设备即TDX快速血药浓度测定仪。
TDx的优缺点:
快速方便
微量准确
费用昂贵,使用受限
(3) 酶免疫(EMIA)法等。
其中以高效液相色增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为常用。
总结 进行TDM的必要条件
1 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密切的药物;(平行关系)
2 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已经确定的药物。
3 TDM实验室的建立;
4 专业人员;
三、 需进行TDM的药物
1 治疗指数低、毒性反应强的药物;
2 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药物;
3 药物的毒性反应与疾病的症状难以区分的药物;
4 用于防治—些慢性疾病发作的药物。
5 个体差异大,具有遗传种族差异的药物。
6 有效血药浓度随治疗目的不同的药物。

4 确定合并用药的原则;
5 医疗事故的鉴定依据。

四 、 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TDM
1.治疗如果失败会带来严重后果时;
2.病人的肝肾功能损伤时;
3.在个别情况下确定病人是否按医嘱服药;
4.提供治疗上的医学法律依据。
5. 合并用药。

五、 TDM在给药方案个体化中的应用
Page 291 1~9

六、 TDM的意义
1 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下表列出6例患者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测定方法是用TDX仪,6份血样同次操作。
Cmax是在给药后1小时测定,而Cmin是下次给药前测定,结果如下:
表 六例患者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庆大霉素有效血药浓度为11~8mg/L,要求Cmax<12mg/L,Cmin〈2mg/L。
第1例系停药后1天测得,故未能检出,第六例Cmax为6.5mg/L,但Cmin却高达4.8mg/L,这将会带来严重毒副反应,其原因是两次给药间隔时间太短,故立即进行调整,避免了严重不良后果。

2 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有时病人症状增多,是病情加重还是药物中毒需诊断清楚,否则带来严重的效果。
病例:某癫痫病人.连续服用苯妥英钠,发作仍不能控制,出现共济失调、醉汉状步态、双手有意向性震颤、视力模糊、语言不清、牙龈增生明显等诸多症状,此时是继续服用苯妥英钠还是苯妥英钠中毒,需迅速作出决择。

经采血用TDx荧光偏振免疫分析监测.患者苯妥英钠血药浓度>40mg/L.正常治疗范围应为10~20mg/L,故患者确系苯妥英钠中毒。
于是停服苯妥英钠,后症状缓解,3d后测定血药浓度6.4mg/L,未再发生癫痫。这说明在用药过程中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3 药物急性过量中毒的诊断
TDM能及时准确对中毒物进行定性与定量监测,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治措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病例报道:某医院有一患者吞服大量安眠药.但具体药名不详,患者意识不清,听诊两肺无呼吸音,双瞳放大,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入院时即采血用HPLC法以多种安眠药为外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速可眠呈阳性反应,血药浓度高达34mg/L,进行血透析,再次采取血进行HPLC监测,速可眠血浓下降至11.5mg/L.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次日神志恢复,经支持疗法,四日后痊愈出院。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
一 、 给药方案(dosage regiman)的定义:
为达到合理用药而为治疗提供药物剂量和给药间隔的一种计划表。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二 、基本要求:保证血药浓度在治疗窗(MEC~MTC)之内。

三 、设计给药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1 药物的药效学性质;
2 药物的药动学性质;
3 患者的生理及病理因素;
4 其它:如合并用药,病人依从性,某些外源性物质(如烟,酒)等。

四 、给药方案制定的一般步骤
1 确定期望的血药浓度
(1)查阅文献: MEC ,MTC
(2)临床观察最佳疗效值:Ceff
2 确定必要的参数
(1)文献参数
(2)个体参数
3 确定模型;尽可能简化
4 计算
(1)给药间隔
(2)给药剂量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

一、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
(一)大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可以作为反映药效的—个客观指标。
如地高辛其有效血药浓度0.8~1.7ng/ml,超过1.7ng/ml时则可出现心率失常的毒性反应,安全范围比较窄。

例如:保泰松在兔与人的抗炎作用中,有效剂量各为300mg/kg及5~10mg/kg,相差达几十倍,但有效血药浓度都在100~150ug/ml之间。

又如:苯妥英钠在大部分患者抗惊厥和抗心率失常的有效血药浓度在10~20ug/ml之间,随着血药浓度的升高,毒性反应增大;在血药浓度达20~30 ug/ml时出现眼球震颤;达30~40ug/ml时出现运动失调;超过40ug/ml即可出现精神异常。

水杨酸在不同的的血药浓度下,可表现出不同的药理作用。当血药浓度为
50 ~100ug/ml 镇痛作用
>250ug/ml 抗风湿作用
350~400ug/ml 抗炎作用

(二)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1 生理因素(Physiological Factors)
(1)年龄(age)
(2)性别(male or female)
(3)种族(民族);
(4)肥胖(fat);
(5)遗传(heritage):机体的血浆蛋白水平及药物代谢酶的差异等。

2 病理因素(Pathological Factors)
肝功能损害(hepatic injury)
肾功能损害(renal injury)
心脏疾患(heart disease)
胃肠疾患(gastric disease)

3 药物因素(Drug Factors)
制剂因素(preparation factor)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影响的结果(The Result)
不同病人接受相同的常规剂量后,有的病人达不到疗效,也有的病人已出现了毒性反应(即产生了个体差异)。
长期以来医生们一直希望能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这一愿望可以通过TDM帮助实现。TDM越来越多的改变着按常规剂量给药的传统做法。

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基本理论
(一)TDM的定义 :TDM是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通过测定患者的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药物的体内过程的影响。
(二)TDM的核心:给药方案个体化。
(三)TDM的目的:提高疗效及避免发生毒副反应,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四) TDM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1 临床药理学:理论基础
2 血药浓度分析技术:建立准确,精密,灵敏的血药浓度或其他体液浓度的测定方法, 这是治疗药物监测的前提。

常用的方法有
(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优点:
可测定大部分药品, 且干扰小,还可测定代谢物。
在新药研究中又不需要免疫试剂盒,价格相对便宜。
缺点:

(2) 荧光偏振免疫法(FPLA):有专用设备即TDX快速血药浓度测定仪。
TDx的优缺点:
快速方便
微量准确
费用昂贵,使用受限
(3) 酶免疫(EMIA)法等。
其中以高效液相色增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为常用。
总结 进行TDM的必要条件
1 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密切的药物;(平行关系)
2 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已经确定的药物。
3 TDM实验室的建立;
4 专业人员;
三、 需进行TDM的药物
1 治疗指数低、毒性反应强的药物;
2 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药物;
3 药物的毒性反应与疾病的症状难以区分的药物;
4 用于防治—些慢性疾病发作的药物。
5 个体差异大,具有遗传种族差异的药物。
6 有效血药浓度随治疗目的不同的药物。

4 确定合并用药的原则;
5 医疗事故的鉴定依据。

四 、 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TDM
1.治疗如果失败会带来严重后果时;
2.病人的肝肾功能损伤时;
3.在个别情况下确定病人是否按医嘱服药;
4.提供治疗上的医学法律依据。
5. 合并用药。

五、 TDM在给药方案个体化中的应用
Page 291 1~9

六、 TDM的意义
1 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下表列出6例患者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测定方法是用TDX仪,6份血样同次操作。
Cmax是在给药后1小时测定,而Cmin是下次给药前测定,结果如下:
表 六例患者庆大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庆大霉素有效血药浓度为11~8mg/L,要求Cmax<12mg/L,Cmin〈2mg/L。
第1例系停药后1天测得,故未能检出,第六例Cmax为6.5mg/L,但Cmin却高达4.8mg/L,这将会带来严重毒副反应,其原因是两次给药间隔时间太短,故立即进行调整,避免了严重不良后果。

2 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有时病人症状增多,是病情加重还是药物中毒需诊断清楚,否则带来严重的效果。
病例:某癫痫病人.连续服用苯妥英钠,发作仍不能控制,出现共济失调、醉汉状步态、双手有意向性震颤、视力模糊、语言不清、牙龈增生明显等诸多症状,此时是继续服用苯妥英钠还是苯妥英钠中毒,需迅速作出决择。

经采血用TDx荧光偏振免疫分析监测.患者苯妥英钠血药浓度>40mg/L.正常治疗范围应为10~20mg/L,故患者确系苯妥英钠中毒。
于是停服苯妥英钠,后症状缓解,3d后测定血药浓度6.4mg/L,未再发生癫痫。这说明在用药过程中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3 药物急性过量中毒的诊断
TDM能及时准确对中毒物进行定性与定量监测,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治措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病例报道:某医院有一患者吞服大量安眠药.但具体药名不详,患者意识不清,听诊两肺无呼吸音,双瞳放大,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入院时即采血用HPLC法以多种安眠药为外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速可眠呈阳性反应,血药浓度高达34mg/L,进行血透析,再次采取血进行HPLC监测,速可眠血浓下降至11.5mg/L.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次日神志恢复,经支持疗法,四日后痊愈出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