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庄镇的沿革

如题所述

全镇总面积45.94平方公里,耕地40844亩,下辖1个居民委员会,15个村民委员会,1个水产养殖场,人口3万。 陶庄,古名柳溪,素有“溪中十八镇,柳溪第一镇”之美誉。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保义郎陶文斡由姑苏徙此,建造亭台楼阁,曲径花园,渐成陶家庄园,故名陶庄。明宣德五年(1430)建县时,属思贤乡下保东区;正统十二年(1477)税课局移驻斜塘;嘉靖年间(1522-1565),倭寇屡犯,兵燹不绝,市镇凋敝,渐成乡落。清乾隆时(1736-1795),渐次恢复。民国后,称陶庄镇。1949年6月,建立陶庄镇人民政府。1950年5月,建立陶庄、汾南两乡。1956年2月,两乡合并。1958年10月,陶庄、汾玉、下甸庙3乡合并成立陶庄公社。1961年4月,调整公社规模,分别成立陶庄、汾玉、下甸庙公社。1983年10月,改公社为乡。1987年12月,撤乡建陶庄镇。1997年7月,撤销渔民村建制并入居委会。1999年11月,汾湖镇并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