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或”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或”是什么意思

1、间或,有时 [occasionally;sometimes]

或长烟一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白话释义: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2、通“惑”。迷惑 [puzzle]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

白话释义:半夜,而城上四面击鼓呐喊,敌人一定会有的。

3、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莫或兴之。——清· 黄宗羲《原君》

白话释义:没有人发的。

或的组词如下:

或者、间或、抑或、容或、甚或、设或、或然、时或、或体、迷或、草或、或且、或异、闲或、或疑、庶或、或或、界或、一或、或乱、感或、或问、或诸、或若、或日、或乃、借或、或将、如或、或时、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或,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域,或又从土。    

白话版《说文解字》:或,小邦国。字形采用“囗、戈”会义,用以守“一”。“一”,代表土地。“域”,这是“或”的异体字,再加“土”的边旁。

组词解释:

1、或者:有人;有些人;某人。

李准 《李双双小传》一:“村里街坊邻居,老一辈人提起她,都爱叫她‘ 喜旺家 ’,或者‘ 喜旺媳妇 ’,年轻人只管她叫‘ 喜旺嫂子 ’。”

2、间或:

副词。偶然;有时候:只有那眼珠~一转,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3、抑或:还是,或者。

巴金 《家》三:“不知是他没有听见,抑或是他听见了故意装着未听见的样子,总之,他并不动一下。”

4、容或:或许;也许。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

5、甚或:甚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01
  

  从哲学方面讲 古代讲究天人合一 大道于无 无中生有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三乃万物初始
第2个回答  2018-06-18
端:duān
1.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2.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zhòng )。品行不端。
3. 事物的一头:端的(dì)(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
4. 用手很平正地拿: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
5. 姓。
第3个回答  2018-02-26
番,在古代一般是指偏远地区的国家民族等,比如番邦外国,含有歧视的意味。
番,读作fān,也作pān(地名, 广东番禺)。
基本字义:
⒈ 遍数,次,回:三番五次。
⒉ 轮流更代:轮番。更(gēng )番。
⒊ 称外国的或外族的:番邦。番茄。番薯。
⒋ 倍:产量翻了二番。
第4个回答  2016-10-21
或huò
①<代>有的;有的人;有的事。《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止。”
②<副>有时。《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③<副>又。《诗经•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④<副>或者;或许。《冯婉贞》:“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⑤<形>通“惑”,迷惑。《汉书•霍去病传》:“别从东道,或失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