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言西语”汇成文化自信

如题所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在秦朝时期便一统为“小篆”,而汉字的读音在民国以前从未统一。这本《东言西语》为我们全面展示了汉字读音发展的漫漫历史.

        在现代,普通话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是与人交流最重要的语言。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现代普通话的形成历经曲折而非一帆风顺,这一切都源于古代“官话”的不统一。在我国古代,语言主要分为两大派系,一是北系官话,一是南系官话,前者分布在华北大部,后者使用于长江流域。因此,历代帝从小便要接受“双语”教育,与北方官员讲北系官话,跟南方官员讲南系官话。帝尚且如此,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很多不识子,还只会讲一种官话,无疑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带来许多不便。读音统一,迫在眉睫。民国初立,政府多次召会商讨,老国音﹣中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读音,与京音一北京话的对峙形成。直到1924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才最终确立北京话为国语标准音。至此,异常复杂的中国口语汇集在了一起,全国通用语言出现了。此后,曾经的“官话”退居为地方方言,被授予ロ语读音“斗争”中特别的“勋章”。

        本书还有一个章节,读来倍感亲切。它讲述的是我们常州名人﹣周有光先生的故事。周老先生漫长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生的丰富程度和贡献世所罕见。绝对大多数人了解周有光,是因为他“汉语拼音之父”的称号,他为现代中国创制的一套汉语拼音方案延用至今,奠定了汉语教学的方法基础。而他另外一个重要身份可能鲜为人知,周老先生还是“常州吟诵”的代表传承人。“常州吟诵”历史悠远,是一种用来辅助记忆的手段,用曲谱节奏与汉字对应,而后吟诵出来。如此一来,相同的一段文字,作为“歌词”就比作为“古诗”易记多了。

        合上书页,思绪万千。好一本《东言西语》啊,三百多页,二十万字,从普通话到方言、从汉语到拼音、从姓名到称谓、从语言到文化,让我在“大汉语”的浩瀚海洋里倘徉了个痛快!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本身。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不难揭示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更可以在“东言西语”中找到一个生动的中国﹣那是源远流长的中国,那是海纳百川的中国,那是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

我是郁辰欢,我在温柔中等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