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沆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刘沆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正面人物,今江西省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人。

北宋至道元年(995年)九月十八日生。天圣八年(1030年)刘沆进士及第,名列第二。

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共7年,“自进士设科,擢高第至宰相者,吉郡以沆为首”,在位以“长于吏事”著称。

嘉祐五年(1060年),去世,时年六十六,追赠左仆射兼侍中,谥号文安。

刘沆为相,敢于启用贤人,救正时弊,他的这种刚正性格,得罪了那些侥幸谋官者与既得利益者,于是群起而攻。中丞张升刘沆。

仁宗皇帝本性温厚,时人说他“无隔夜之怨”,眼看刘沆被控,便一改初衷,取消革新。

刘沆孤掌难鸣,受到内外夹击,便称病求罢,坚卧月余,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后,以观文殿大学士、工部尚书知应天府,再后迁刑部尚书,徙陈州(今河南省淮阳)。

刘沆的相关故事:

《宋史刘沆传》中记载了刘沆任舒州通判期间为民请命的一则故事。

相传,当时皇宫修建“资圣浮图”殿堂,内侍张怀信负责工程建设。为了讨好太后,张怀信不顾工匠的死活,使得工匠们苦不堪言。

在州、县催交石料木材时,张怀信还常常辱骂甚至鞭打地方官员,导致州、县官员对他既厌恶又畏惧。

刘沆到舒州(今安徽西南地区)后,亲眼看见了张怀信的恶行,便直接向当朝皇帝宋仁宗报告了张怀信的斑斑劣迹,并建议罢免其监督工程的官职。宋仁宗在查清事实真相后,接受了刘沆的建议。

宋代桂万荣撰写的关于古代断狱案例的《棠阴比事原编》一书中,有刘沆为百姓主持正义的记录。

据载:“刘沆知衡州日,有大姓尹氏欲买邻人田莫能得,邻人老而子幼,乃伪为劵。及邻人死,即逐其子。讼二十年不得直。沆至又诉。尹氏出积岁户钞为证,沆曰:若田百顷,户钞岂特收此乎?始为劵时,尝问邻乎?其人多在,可取为证。尹不能对,遂伏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