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伊川县实验小学  李俊花

        春光正好,微风不燥。在这桃花盛开,玉兰飘香的季节里,我们一年级语文组又迎来了本学期的理想课堂展示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我讲授的内容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识字课《动物儿歌》,这是一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通过儿歌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6种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本文是识字单元的一篇课文,识字单元的重点是要引导孩子们通过借助朗读儿歌,以及儿歌的意境来进行识字和写字,通过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孩子们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神奇和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产生对大自然观察的欲望。因此,我把识字写字和朗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上课伊始,我采用图片的形式导入,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我先让同学们看文中插图,然后以“我看到了谁在干什么?”这样的句式说话导入,这些小动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看到图片的时候也比较有说话的欲望,都争着举手发言。有了感性的认识以后,再让大家自由朗读儿歌,找一找文中一共介绍了哪些小动物,用横线画出来,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刚好是本文要求认识的生字,于是便自然而然地引入到了本节课的识字教学。

        通过分类识记的方法,我把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宝宝全都归类在了一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后,让学生们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一些细心的孩子发现这些生字宝宝的共同特点,“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蝌蚪、蚂蚁”这些小昆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旁,而且它们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有关。我及时总结,像这样的字叫形声字,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字,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记,这也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然后又列举了一些例子让孩子们掌握形声字这一类字的识记。

        整堂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不断地鼓励学生大声朗读,通过反复朗读,来深入了解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在朗读的时候,形式也是多样的,比如挑生读,拍手打着节奏读,带上动作读,我问你答的形式读,这样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非常吸引孩子们,因此孩子们的注意力也非常集中。最后我还让学生们配上儿童歌曲《小星星》的伴奏来唱儿歌,这是我在课堂上的第一次尝试,没想到学生们的积极性异常高涨,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除此之外,我也注重了说话练习,我让孩子们进行了课堂小练笔,模仿儿歌中的句式“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众说纷纭,效果不错。

        虽然课前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留下些许遗憾。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识字教学环节浪费时间过多,导致时间不够,在写字环节时间花的过少,指导不够细致。另外,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仍旧缺少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读。我的教学语言比较平淡,不能以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们交流。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起重视,并努力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