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地自学中国历史呢?

如题所述

系统地自学国史恐怕真的很困难——任何一个断代、一个专题,系统了解总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我想题主的意思是希望有所涉猎——即使不能深入了解,也不想局限于泛泛的速度。这样的话,也许要做五六件事吧。  一是听课。如果可以听好的老师讲国史概论或者听一些断代史的课程,那应该就比较好了,课间还可以请教一下周围的同学什么的——我都不太敢和老师说话。但如果自己长得丑以至保安不让进的话,也有其他的办法,比如可以去超星看视频,有邓小南老师讲隋唐五代宋,张帆讲元明清等等。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听邓老师,做梦都梦见我戴着耳机在听……仔细一点的话应该认真做一下笔记,把她讲演的脉络梳理下来,她提到的文献做一些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知网”进一步追索有关的研究。她问问题的话,想一想自己是否知道,不知道的话回过去再听一次。再深入一些的话可以尝试体会一下邓老师的措辞,比如她有时会说“有的学者就说了”、“有的学者有这样的观点”,我们一方面可以探索一下这里的学者是谁、文章是哪篇。我自己还会想一想邓老师的态度——她显然认为这个观点有道理,也很重要,但似乎她还有一些保留,是不是还有一些讨论的空间呢?还是我多想了……  二是泛读断代史系列。人民出版社有“中国断代史系列”系列,最近有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讲谈社有中国史系列(除了最后一卷都有中译),哈佛大学出版社有中国朝代系列(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目前没有中文翻译),此外,剑桥史的中国史系列已经广为大家所知。除了剑桥系列以外,其他单册都比较薄,从先秦读到明清不需要太久。大部分是由各个断代好的学者撰写,综合了比较多的新近的研究成果。可以选择精读一种,通过比较细致的笔记,我们可以积累基本人物、事件、制度、专名等等。如果自己有一本名词解释小本就更好了。之后可以泛读其他几种,体会不同时代、不同学术传统下对于国史的不同梳理与把握。比如关于府兵制,王仲荦、气贺泽保规等各自是怎么说的。有了一些这样的意识就是进一步探索的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各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此类地方以地方志为主要,部分地方还有各自地方历史名人的文集。但是,此类原始文献,一般都未经过套印,属于原始本籍,比较散乱,且装订已经破烂不堪,除非专业人员,寻常人是无法借阅,甚至于翻印的。倒是有过那么一阵子,各地图书馆都开始套印文集,然后开始向社会供应。但是,此类套印者数量较少,且质量较差,无版头、毛头、批头、藏章俱全,不太适合非专业认识使用。较为知名的出版社资料室。此类地方,因为历史原因,俱有多种史籍之宋刻本、清刻本,即或有部分出版社藏有大量的唐刻本。但是,此类收藏,多以清刻本为主,虽然装订较好,但因年代实在久远,纸页酥脆,根本无法人工阅览,只能使用某种方式(具体的很清楚,但是恕鄙人不能说,不过此方法和机器,全部为我国知识产权,属于国内外顶尖的古籍保存、整理技术,大家可以知道这一点。)……人工照排。国家图书馆和社科院资料。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可以自己想,不想说的太多。间或,可能会有民间收藏,但是鄙人很负责的告诉大家,那些宣称自己手中有何本何本的,多半不过是光绪年间的赝品。当然,鄙人并非说全部都是,但是基本上也是残本和简本,并非全本和善本,这一点鄙人倒是可以打保票的。盖因,民间的藏书限于经济实力和个人的专业知识,想要长久的保存宋本,是根本做不到的。理由很简单:收藏需要很专业的知识,除了需要知道版本学和考正学以外,还需要一定的化学、物理学、气象学知识。这一点,是一个需要穿衣吃饭,为了生计而奔波的普通人,须臾间,是万万做不到的。因此,鄙人说,古籍善本藏处,约略只有上述三个地方,没了。

第2个回答  2018-01-06

当然并不需要把每个时段的史籍举要都一一细读,如果有很感兴趣的时段可以认真追索,其余可以每天翻一种史籍的提要——这样一段时间之后,仿佛自己知道很多的样子。当然,由于我们时代大多数读者的基础都比较不好,很多时候还需要补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五是选择一个自己的切口,再摸一些史料。之前只是泛泛而论,但到了一定的阶段总是会有自己更感兴趣的时段与主题——历史系修完断代史导论也要进入更加高阶的课程。即使是出于爱好的阅读,有所侧重以点及面也是好的。比如宋代的盐法,虽然只是一个时段的一个问题,但与之前之后息息相关,也可以由此思考经济、财政乃至技术、饮食等等。有了切口就可以摸一些史料。摸和读是不一样的。读前四史通鉴应该是一种修养,读许多史料其实是非常浩大的工程,且不说对史家史源的把握,一页页读下来就是很长时间。我以前读过巴尔扎克的La Peau de chagrin(《驴皮记》)。驴皮帮主人公满足心愿,满足之后就变小,没了以后主人公就死了。读历史的话,心愿大概就是读史料,每读一种,生命之驴皮都会少很多。所以开始读的时候要慎重。摸一下的话比较简单。比如很喜欢某人的文章,他用了这种史料,他集中使用了某一部分,那么自己就可以把这部分史料找出来,把这部分按照史料本身的顺序读一下。这时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勾稽与梳理,也能直接地感受史料的特征与局限,有时也会有些自己的理解。如果有一天开始读史料的话,这会是很好的准备。

第3个回答  2020-10-03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2019·宜昌)武王伐纣发生于商周时期,并被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用作故事创作背景。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迁都咸阳,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推行小家庭政策。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
公元前139年,西汉建元二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2014·宜昌)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凿空”西域,为汉代开启丝绸之路的使者是张骞。
公元前134年,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189年,永汉元年,荀彧被举孝廉。
196年,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2016·宜昌)公元200年,曹操军队奇袭袁绍军队在乌巢的粮仓,继而以少胜多击溃袁军主力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220年,黄初元年,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九品中正制。制度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8年,建安十三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486 年,太和十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此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2013·宜昌)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北魏孝文帝。(2019·宜昌)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以上措施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
524年,北魏正光五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动乱,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六镇起义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叛乱的大起事。
550年,大统十六年,西魏已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府兵组织系统。
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安史之乱,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2018·新课标)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758年,唐乾元元年,改郡为州,州县制取代了郡县制。
763年10月4日,广德元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2016·宜昌)唐朝时,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高僧是鉴真。
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1005年1月,宋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2010·宜昌)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
1023年,北宋前期,交子发行于四川地区的成都,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2013·宜昌)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虽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初期,它就是交子。(2016·宜昌)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便利了商业往来。这种纸币就是交子。
1260年,中统元年,元世祖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始置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 元世祖 元世祖 事等宰执官。其后,相继于各大地区建立行中书省。(2010·宜昌)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元朝。
1405年,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首次航行。末次航行结束于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下西洋共计七次。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2016·宜昌)“他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文中“奇举”对应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2013·宜昌)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
1771年1月,渥巴锡率领本部17万人东迁,回到其祖先的家园。7月到达西部蒙古,乾隆皇帝册封他为乌讷恩素诛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以其所部为旧土尔扈特部。(2012·江汉)电影《东归英雄》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一支少数民族在他们杰出首领的领导下,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这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是渥巴锡。
(2016·宜昌)1790年秋,清朝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的剧种是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