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

如题所述

(一)地质图的一般知识

地质图是反映各种地质现象的图件。它是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将各种地质资料按比例投影到平面上,故是一种平面图。地质图可以表示出一个地区的岩性、地层、地质构造、矿产分布等地质内容,是指导地质工作的重要图件,同时也是研究地球物理的基本资料之一,充分利用地质图有助于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各种地球物理信息之间的关系。

(二)不同产状的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1)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正常情况下,老岩层出露在地形的低处,新岩层出露在地形的高处。

(3)岩层顶面与底面界线的标高差,即为该水平岩层的厚度。

(4)岩石出露的宽度与岩石厚度成正比,与地面坡度成反比。即当地面坡度一致时,岩层厚度大的,其露头宽度大;当岩层厚度相同时,地形坡度愈大,其露头宽度愈窄。

2.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1)地质图上一般都用产状符号标出倾斜岩层的产状,其符号为┣30°,长线方向表示走向,短线指向为倾向,数字代表倾角。

(2)在地形平坦地区,倾斜岩层的界线,在地质图上基本呈平行线分布,沿着倾斜方向一般出露新岩层。

(3)在地形高低起伏地区,倾斜岩层的界线在地质图上则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并在山坡和山谷处弯曲成“V”字型,有一定的规律,其规律由岩层倾角大小、岩层倾向及地面坡度的关系所确定。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度相反时,岩层界线的“V”型弯曲顶端在山谷处指向上游,在山坡处指向下坡;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而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线的“V”型尖端在山沟处指向下游,在山坡处指向上坡;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而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线“V”型尖端在山沟处指向上游,山坡处指向下游,但地层界线更为狭窄。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无论地形平坦或高低起伏与否,其岩层界线皆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影响。

(三)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整合接触

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时代延续,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彼此平行延伸。

2.平行不整合接触

表现为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平行排列,期间有地层缺失,即岩层时代不延续。

3.角度不整合接触

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同,地层时代不延续,其间有地层缺失。在图上常表现为较老的一套岩层界线被不整合线切割,而新的一套岩层的界线则与不整合线大致平行延伸(图4-1-2)。

图4-1-2 角度不整合在平面和剖面上的表现

(四)在地质图上分析褶皱构造的方法

1.褶皱基本类型

区分背斜和向斜横穿岩层延伸方向,在某一岩层的两侧依次对称出现新岩层者为背斜,反之为向斜。即从该岩层轴部(核部),向两侧(两翼)逐渐出露新岩层为背斜,反之轴部为新岩层,向两翼逐渐出露老岩层为向斜(图4-1-3)。

2.褶皱类型的判读

(1)根据褶曲两翼的产状

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基本相等,则称为直立褶皱(又称对称褶皱);两翼倾向相反,而倾角不等,则称为倾斜褶皱;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一翼为倒转翼),而倾角较大,则为倒转褶皱;若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且两翼倾角很小(近于水平),称为平卧褶皱。

(2)根据褶曲轴的长短

在地质图上各岩层转折端顶点的连线即为轴线。轴向方向代表该褶皱的延伸方向,轴线的长短表示褶曲的长短。如果褶曲轴延伸很长,表现为一系列背斜、向斜相连,是为线形褶皱;如果褶曲轴较短,在地质图上该褶曲形状为长圆形(长宽比例相差较小),则为长圆形褶皱(又称短轴褶皱);若褶曲轴更短,褶曲形状近似浑圆形,则为浑圆形褶皱(又称穹窿或构造盆地)。

(3)根据枢纽的产状

若褶曲枢纽是水平的,其两翼岩层界线大致沿走向延伸,则为平行褶皱(又称水平褶皱);若枢纽是倾伏的,其核部必呈封闭曲线,两翼岩层不平行且逐渐呈弧形转折相交,背斜的弧形凸出方向为倾伏方向,向斜的弧形凸出方向为扬起方向,若几个倾伏背斜向斜相连,在图上的岩层界线往往表现为“之”字型转折弯曲(图4-1-3)。

3.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

主要是根据地层的角度不整合关系来确定,即根据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时代来确定。褶皱形成于不整合面以下的一套岩层(又称下构造层)中最新的地层时代之后,不整合面以上的一套岩层(称上构造层)中最老的地层时代之前。如图4-1-3尖峰地质图中组成该区褶皱是晚古生代的T1和P2两个时代的地层,图幅西边还有中生代K地层,K与T1,P2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不整合线就是K地层的底界线,故K可称为上构造层,T1和P2组成下构造层。因此该区褶皱的形成时代是在T1之后、K之前。

图4-1-3 褶皱在平面和剖面上的表示

(五)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

1.断层面产状的判读

(1)断层线是断层面在地面的出露线,因此它和倾斜岩层露头线一样,可用“V”型法则来判断断层面的产状;

(2)一般在地质图上断层线都会用箭头符号标示其倾向,数字表示断层倾角。

2.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及断层性质的确定

(1)走向断层或纵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大体一致)

它可造成岩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在断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则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出现较新岩层一侧为下降盘。但是当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而断层倾角小于岩层斜角时,在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下降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是正断层或逆断层。

(2)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垂直或斜交)

它可造成岩层或褶皱的截断或错开现象。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割倾斜岩层时,地质图上都表现为岩层界线的错移,而且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斜方向移动的一盘为相对上升盘(即出现较老岩层)。如图4-1-4显示,断层F把D,C地层切割,以D为标志层可看出,断层的东南盘D地层向东北方向错移,而D为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地层,故此断层的东南盘为上升盘,西北盘为下降盘;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过褶皱时,则会使褶皱核部(或轴部)在断层两侧发生宽窄的变化,背斜核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同理,断层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该横向或斜向断层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如图4-1-4断层F向西北倾,其东南盘上升,则此断层为正断层。若横向或斜向的断层切割褶皱时,断层两盘核部只有位置的错移而无宽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

图4-1-4 具有断层的地质图

3.断层时代的确定

(1)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来判定断层总是发生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岩层时代之后,在覆盖它的最老岩层时代之前。如图4-1-4可见断层F切断S,D,C地层,则其必在C时代之后,但该图未见覆盖它的

岩层,故在哪个时代之前发生尚不能确定。

(2)根据断层的相互切割关系或断层与岩体的相互关系来判定

被切割者时代较老,切割者时代较新。

(六)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岩基或岩株岩体界线穿过不同时代的围岩(岩层)界线,若规模较大的为岩基,规模较小的为

岩株。

2.岩盘

岩体界线与围岩走向一致,外形浑圆或较规则状。

3.岩床

岩体呈长条状延伸,方向与围岩走向一致。

4.岩墙岩体呈长条状,常穿过不同的围岩(即切割围岩界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