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种类最多的云南省有多少种,请详细例举出来?

如题所述

云南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已经发现了274科,2,076属,1.7万种。 被人们称为“植物王国”的云南省,植物的种类十分丰富,分布在全省各个不同的海拔地带、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大约有1万种左右(占全国一半)。其中很多是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植物,云南樟树、木姜子、香茅草、萝芙木、三七、牛角瓜、鹿角藤、薯蓣、铁力木、油渣果……等,都是云南省所产的著名经济植物。昆明植物研究所自从全国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全民大跃进的1958年内,同省内外有关单位协作组织了较大规模的普查队伍,进行全省野生植物资源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和各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根据历次调查的资料,估计我省野生的有用植物约在700种左右。其中有含芳香油植物、含油脂植物、含纤维植物、含淀粉植物、含单宁植物、含生物碱和杀虫剂植物、以及含橡胶树脂植物等主要项目的原料植物。因此,就云南省资源植物的种类、分布量来说,是其它任何省区都不及的。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后,经济价值也非常大,估计可以达到相当于全省农业产值的一倍。 自国务院1958年4月7日发出“关于利用和收集我国野生植物原料”的指示后,云南各地纷纷组织了向野生植物进军的队伍;各种野生植物原料加工厂(人造棉厂、香茅油厂、酒厂、栲胶厂等)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在轰轰烈烈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的群众运动中,各地群众提出:“向野生植物开战!” “向深山老林要粮、要棉、要油!”、“要把树上长的采下来,地下埋的挖起来!”等豪迈的口号。在大搞野生植物加工生产中,同时涌现出了不少“土专家,活神农”,创造了很多土法加工和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方法。在过去一年中,全省各地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但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也为今后进一步更大规模的利用这些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各地在利用野生植物的生产中,由于缺乏技术经验和设备,以及原料供应没有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因此生产过程中也曾经发生了不少的问题。如1958年各地木姜子油的生产,由于原料购采购员工作做得不好,有的县只完成原计划量的10%弱。一般加工厂生产的成品质量较低(如生产的木姜子油是黑色,人造棉织不成布),且生产成本高(如文山每加工1公斤人造棉成本和1公斤普通棉花差不多),使产品的销路发生问题。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对野生植物缺乏综合加工利用,造成很大浪费。如木姜子蒸了芳香油后,就把蒸过的种子当废品处理,而种子内还有33%的植物油脂可以提取供工业用油。又如芭蕉芋在滇南一带栽培很多,一般只取根作淀粉,芋杆则当废物处理。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在西畴县进行了一次现场综合利用加工试验,结果证明芭蕉芋杆是一种很好的人造棉原料,每百公斤可制棉17公斤,产量较现在大量收购的龙须草为优。 生产上所发生的一连串的技术问题,为我们资源植物学工作者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新课题。怎样扩大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范围和种类?怎样在不同地带合理发展不同种类的植物?怎样把散生在遍山的野生植物变为家生栽培?固定产量、便利采收?以及怎样合理加工利用、提高产值?便成为我们科学工作者当前的迫切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30
云南素因植物种类多而闻名中外,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区,号称“植物王国”。 云南省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植物类形,在云南均有分布。在全国约有的3.2万多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5万多种,占全国植物种类近二分之一。相当欧洲植物的2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10倍多。云南是花的海洋。各种花卉大部都有。据初步统计,有杜鹃花300多种,龙胆花100多种,百合花30多种,山茶花80多种,报春花100多种,蔷薇花30多种,木兰科近70种,绿绒蒿20多种,还有许多花种。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先后有约3000多种植物被引入欧美各国。因此云南被誉为“世界花国”。 在这个植物王国里还有一棵明株,那就是各种树木。这里有乔木800多种,占全国近三分之一。盛产云冷杉、铁杉、云南松、攀枝花、白腊、漆树、山麻黄、千张纸树、铁力木、相思、红木、柚榕、梳、楠、紫檀等珍贵树种。在滇南的西双版纳就有50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的望天树、龙脑香、珙桐,毛坡垒、黄杉、石梓、麻楝、红椿、引种轻木、龙血树等珍稀林木,有的已被国家列为1.2类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因而被誉为“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 云南植物王国内还有二种瑰宝,这就是各种药材和水果。三七、天麻、虫草、当归、杜仲、云木香、云南白药等名贵药材久负盛名;水果种类繁多,既有热带水果,又有温带水果;既有苹果和四大名梨(雪梨、宝株梨、黄梨、蜜香梨),又有香蕉、菠萝、柑桔、芒果等。故有“植物宝库”之称。 云南四季如春,自然风光优美,各种鲜花争艳,名胜古迹及纪念地甚多,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地,每年有不少中外游客前往观光,留下了难忘的美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