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十四节气夏至小故事

如题所述

森林深处,有一座城堡,城堡里住着九个小天使和一对漂亮的姐妹,他们主宰着人间的冷热变换。姐姐总是喜欢穿一身火红的衣裙,走到哪儿都能掀起一股热浪,所以大家都叫她“热姑娘”;妹妹最爱穿一身雪白的衣裙,轻轻地摆动下大大的裙摆,立马就会有一股冷风吹来,所以大家都叫她“冷姑娘”。平日里,热姑娘和冷姑娘总是形影不离,城堡里不冷不热,人间也就不冷不热,一切都刚刚好。

热姑娘和冷姑娘并不是一直都和和睦睦地生活在一起,她们也有吵嘴的时候。这不,两个人又大吵了起来。小天使们赶过去劝架的时候,冷姑娘已经哭着摔门离开了,只剩热姑娘气呼呼地坐在桌子边喘气。

冷姑娘一走,城堡里一下就热起来了。“哎呀,人们也一定要热坏了!”“是啊,这样热下去可真不是办法,得把冷姑娘找回来。”小天使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冷姑娘,可是冷姑娘却因为吵架,气坏了身体,一病不起了。回城堡的路那么远,冷姑娘可经不起一路的颠簸。小天使们急坏了,请来森林里最有威望的神医婆婆,希望她能治好冷姑娘的病。

“冷姑娘的病能好起来,只不过需要找到帮助她恢复的宝贝才行。”“是什么宝贝呢?”小天使们着急地问道。“冷姑娘天生喜欢冷的东西,如果能找到三件让人们感觉凉爽的东西,对她的病一定有好处。这三件东西可不那么好找,‘凉风吹’、‘似蝉翼’、‘透心凉’,你们能找到吗?”“怎么不行?我去!”叫作一九的小天使自告奋勇地说。“我们也一起去!”二九和三九拉着手也站了出来。就这样,三个小天使出发去人间寻找神药。

他们一路走一路找,太阳很大,他们看到农田里劳作的人们不停地擦着汗水。这么热,什么才能让人感觉凉爽呢?

正发愁,只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拿着把扇子跑到正在洗衣服的妈妈身边,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来给您扇扇风吧!”。妈妈抬起头,满脸爱意地看着女儿说:“谢谢你,宝贝,妈妈觉得凉快多了!”一九眼前一亮:“我找到‘凉风吹’了,是扇子!”他转身对二九三九说:“我先带着第一件宝贝回去,你们再继续寻找其它两件宝贝!”“嗯!”二九三九认真地点点头。

夏至那天出发,等一九回到冷姑娘身边,已经过去了九天,这时的二九终于也有了新的发现:他看到人们脱去了棉布衣衫,换上了更薄更轻的罗纱衣服,这样的轻薄让人们又觉得凉快了不少,这不就是“似蝉翼“么?二九带着第二件宝贝也回到了冷姑娘身边,这一路上又是九天。三九没有放弃,继续寻找,而此时的天气也比刚从城堡出来时热了很多。他看到一个小男孩急匆匆地跑到一间小卖铺喊道:“老板,来瓶水,渴死我啦!”老板笑嘻嘻地递出一瓶水:“这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这么热的天,喝冰水最凉快了!”小男孩拿起那瓶水一饮而尽,真真是“透心凉”啊!“宝贝找到喽!”三九欢呼着踏上归程,等它回到冷姑娘身边时,刚好又是九天过去了。

三件宝贝都找到了,可是冷姑娘还是不见大起色,这是怎么回事呢?“只有三件宝贝还不够,还得找到一种水和一种猛兽。”小天使们竖起耳朵认真听神医婆婆说道:“这水啊,看得见聚不起,天越热它越多。而这个猛兽呢,说是猛兽但不吃人,虽不吃人但人人都怕。你们谁有勇气去找这两样东西呢?”四九和五九手拉着手站了出来:“这回我俩去!”

他们转了好久,也没找到神医婆婆提到的水,沮丧地坐在田埂上,看着农民伯伯在田里干活,从清晨一直到晌午,很多人衣服汗湿了,干脆就光着膀子,汗水滴答滴答地落在地里。“我明白了!”四九高兴地跳起来:“汗水!是汗水!看得见聚不起,天越热它越多!”五九听了也高兴极了,可转瞬又担心起来:“那猛兽是什么呢?”于是,两个小天使又继续寻找。过了几天,他们听到人们大声地抱怨着:“哎,这天儿还要热到什么时候呢?真是太难受了。”“是啊,都立秋了,还这么热,秋老虎在发威啊!”。四九和五九眼睛一亮,哈~神医婆婆说的猛兽找到了!原来是秋老虎,说是猛兽不吃人,虽不吃人人人怕!找到了答案,他们赶紧赶回去,回到冷姑娘那儿时,刚好又过去了十八天。

得到五件宝贝的冷姑娘身体已经好了一半,可以下床走动了。小天使们特别高兴,可神医婆婆却说:“回城堡的路有点远,冷姑娘得等完全恢复了才能上路。”“那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恢复呢?”小天使们赶紧问。“得等人们天黑不乘凉,晚上盖被子,准备穿棉衣了~~”神医婆婆解释到。“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啊?不行,我们得请风婶婶来帮帮忙!”六九七九八九和最小的九九就这样出发去找风婶婶了。

风婶婶跟着小天使们来到人间,张开她的大风口袋,对着人们吹了又吹,白天的阳光太烈,风婶婶的风似乎不太起作用,到了晚上,太阳落山了,风婶婶的口袋一开,大家都收起乘凉的板凳回家了。“太好了!人们晚上不乘凉了!”小天使们高兴地叫道。风婶婶继续吹啊吹,人们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盖被子已经觉得有些冷了,半夜纷纷起来找被子。“棉衣还没拿出来呢!风婶婶加油呀!“小天使们给风婶婶鼓劲儿。终于,没过几天,人们终于抵挡不住大风口袋的威力,翻箱子找棉衣了。

四个小天使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十六天。等到了的时候,只剩神医婆婆等着他们:“可爱的小天使们,你们做得真好!冷姑娘因为你们的努力身子已经大好了,和你们的哥哥姐姐们已经提前出发回城堡了,你们赶紧也回去吧!”小天使们跟神医婆婆道了别,立马启程回了城堡。等他们回到城堡的时候,正看见热姑娘高兴地拉着冷姑娘的手,笑着说:“妹妹,你可回来了,上次的事儿是我不对,你走了,我一个人住在城堡真没劲,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冷姑娘也满脸笑意:“姐姐,我也不对,以后我们相亲相爱不吵架了!”

小天使们看着姐妹俩和好如初别提多高兴了,更高兴地是,他们终于解决了人们酷热难当的难题,给人间送去了凉爽,这样的天气真好!听,他们围着姐妹俩高兴地唱起来: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5

有关二十四节气夏至小故事如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全年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8

有关二十四节气夏至小故事如下:

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秦德公下令在历法中设立伏日,并下令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农历六月三伏天的说法就起自秦德公时期的秦国。伏就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产生伏天的说法以后,人们一听说,就会想到盛夏来临。

伏天盛暑天热,容易致病,人们要想办法避暑、少动,自我保养的意识提高许多。在此之前,秦国没有伏天的说法,周朝和其他诸侯国也不存在。

在此之后,人们特别重视伏天的来临,汉朝初期,朝廷甚至明确要求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气候条件选择伏日,不必求同。我们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是秦德公开始规定入伏。

当然,既然入伏,总得想想避暑热的办法。当时的人认为热毒恶气会产生蛊,需要用狗血禳除。于是秦德公命令把狗杀死肢解,将狗的肢体悬挂在城邑的四门,用来驱厉鬼、避邪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6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史》),清朝又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

所谓夏至,就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听说夏至夜可是有魔力的哦!在仲夏夜12点的时候,所有的精灵都会出来玩,她们如果听到了人们在那一刻许下的愿望,就会帮助人们实现,精灵们还会在你的眼皮上滴上一滴神奇的药水,它会让你爱上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那个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09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节起源故事短视频科普——北京创雅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