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出自杜甫的哪一首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5-23
上天不降生仲尼,(人类)万古常年生活就像在夜里。意思就是孔子是个圣人,说出了很多真理,指导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礼义廉耻之说,使中国古人不至于不知礼仪廉耻,不知礼教教化,使中国古代的人脱离原始性,不断地向人的特有本质发展。走出原始和愚昧的境地。
此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但是,朱熹在这句诗后面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诗句目击者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是宋朝佚名诗人所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6
“天不生中尼,万古如长夜”不是杜甫的诗,此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九十三卷,但是,朱熹在这句诗后面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诗句目击者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是宋朝佚名诗人所做。
第3个回答  2021-05-26
不是杜甫的诗歌
上天不降生仲尼,(人类)万古常年生活就像在夜里。意思就是孔子是个圣人,说出了很多真理,指导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礼义廉耻之说,使中国古人不至于不知礼仪廉耻,不知礼教教化,使中国古代的人脱离原始性,不断地向人的特有本质发展。走出原始和愚昧的境地。 此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但是,朱熹在这句诗后面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诗句目击者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是宋朝佚名诗人所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5-27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出自杜甫的哪一首诗:

天不生中尼,万古如长夜”此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但是,朱熹在这句诗后面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唐子西名为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唐子西文录》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唐子西作为该诗句目击者证人,尚不知何人所作,所以一般认为是宋朝佚名诗人所做。
第5个回答  2021-05-29
出处:朱子语类

作者:黎靖德

朝代:宋

原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仓促。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追问、责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

译文:看书的时候需要先观察一遍,然后需要读出口。然后思考,其中的道理,将道理铭记心中,才有所收获。如果说错有虚心接受错误,听取别人意见。在中和。不要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应该理解其中的道理,辨别真假,不能面目相信,不断寻找追问,理解其中道理,才能成为公认的文人。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

四库提要记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