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效仿日本推行K-Car政策

如题所述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一下子倒退了几十年,当时运输工具十分匮乏,拥有一台汽车在大多数日本人眼里还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这时候,富士汽车株式会社的百赖晋六先生受命研发一款排量在360毫升的轻型轿车,要求是:能轻易坐下4个成年人,价格压在40万日元以下(当时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是8000日元),省油,耐久性、加速性能、爬坡性能不弱于卡车。而后不久,第一台K-Car斯巴鲁360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2018年,日本销售了527万台汽车,其中乘用车289.5万台,轻型车(K-Car)192万台(轻型车不属于乘用车),占到整个汽车销量的36%。

日本政府对于K-Car最新的标准是长宽高分别在3400mm、1480mm、2000mm内,排量不超过0.66L。在国内,1.6L排量以下就被认为是小排量,1.0L以下的车基本快要绝迹了,但K-Car的排量不超过0.66升,得益于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以及超轻的车身,实际上K-Car也能压榨出不错的动力。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人为什么这么乐于去接受这样一种看上去没什么美感同时安全性和操控性也不高的车型?答案不难猜出,就是因为便宜,不仅购买便宜,用起来也便宜。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提一提在日本用车的高额成本,在日本如果你想拥有一辆普通汽车,必须得有车位才行,即便是租一个固定车位,也必须在自家两公里的范围内,同时租车位的成本也是很高昂的。K-Car带来的好处在此体现的最为明显,因为购买一辆K-Car不需要车位证明,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税收优惠。

此外,在日本买车容易养车难,新车只免检三年,往后两年一检。车检的费用可不像咱们这么便宜,每次需要花费10万到20万日元(6000到12000人民币),因为日本的年检非常严格,年检时需要对车做一系列的修整。日本路上的车车况都看似比较好的背后,是用高昂的年检成本换来的,也是因为车检的代价大,所以普遍用车的年限不会很长,这样一来售价便宜的K-CAR也赢得了日本人的青睐。

大致了解了K-Car在日本大行其道的缘由之后,我们转过头来看看国内。 想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养一台车需要花费哪些成本?其实成本主要在停车费、保险以及油费,拿一台十万块钱的普通家用车举例,一年一到两次的保养费反倒花不了多少钱。

拿我现在生活的这个二线城市为例,每个月小区的包月停车费就高达600元,在这个地方大多数小区的停车费都在300-500元之间,放到一线城市更贵。而且这还不包含外出临时停车的费用,如果是在大型写字楼上班那停车费简直贵到夸张。保险费从第二年起就开始打折,对于一台十万的车来说,算下来也不会太贵,一般市区代步一个月下来油费通常是几百块钱,相比之下,成本似乎还不及停车费。

如此一来,停车费成为了一二线城市一个普通车养车费用的大头。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效仿日本推行类似的K-Car政策呢,一来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车,养得起车,让更多的人享受汽车带来的出行便利,二来K-Car这样的微型车对车位是非常友好的,只要合理的规划和改造,一个标准的车位停下两台K-Car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小排量的K-Car同样也会减少大量的资源浪费,上班通勤路上大多数的车辆都是由驾驶员独自驾驶,极少有满载的情况,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油耗更少的K-Car会大大的减少资源浪费。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讲,如果政策能够向这类小车上倾斜,不仅有更多的人买得起车,交通和停车问题也会有改善,何乐而不为? 

人人都说现在日本的社会进入了一种低物欲的时代,年轻人没有梦想没有干劲,不婚不恋无车无房,工作纯粹是为了活着。那我们呢?为了理想,我们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大城市里拼搏,从来没有人问问自己理想到底是什么。希望我们不要变成日本现在的年轻人那样,让偌大的城市把我们压榨得连拥有一台四轮工具的理想也没有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了夜晚在梦乡里才能实现的事情,没有了理想,跟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