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传说故事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伍子胥
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伍子胥由建德逃往吴国,协助吴王阖闾成就了一番霸业。由于年代久远,伍子胥在建德活动的文字记载几乎找不到了,但是在建德民间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伍子胥的传说,如传说他在建德的一个山洞内得到了天书,因而获得了超人的胆魄和智慧。建德还有许多流传至今的地名都与伍子胥有关:胥岭、胥村、胥溪、胥口、胥口江等,旧时沿70里胥溪还有四座祭祀伍子胥的英烈庙。
二张心谷
张心谷(1821-1884),字爱庐,自号无是子,梅城人。清同治元年(1862)岁贡生,历任浙江庆元、开化等县训导。晚年家居,严州知府鹤山曾延请为西斋主讲。卒于光绪十年,享年六十四岁。张心谷博学能文,一生奖掖后学,人称爱庐先生。尤工书法,其所书:“青山有雪谙松性,碧汉无云见鹤情”联,今尚流传于世,为人所重,此行书条幅现珍藏于建德市文管会。
三白沙女的传说
唐末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在起义失败后被唐军追杀,逃到白沙渡口时,被汹涌的新安江水堵住了去路。万般焦急时,正在江边浣纱的白沙女将手中的白纱轻轻向空中一挥,立刻变成了一座白桥。黄巢得以过江,而逃过一劫。等到唐军追来之时,白沙女已经浣纱完毕,就将白纱重又收回到手中,唐军只得望江兴叹了。以后,白沙女就成为了美丽善良的化身,她的故事代代流传,人们还立起白沙女的塑像来纪念她。这个故事的传说地就是浙江建德市,一直以来,在新安江上都依靠船夫摆渡通行,而江水的定期泛滥,常常会阻断人们的通路,于是在家乡有了“走遍天下路,难过白沙渡”的民谣。直到50年代,新安江上第一座桥——白沙大桥的落成才结束了这段历史。这座石拱桥造型优美,桥栏上的石狮子雕刻精致,足可与北京的卢 沟桥相媲美,在当时有“北卢沟,南白沙”之说。
四九姓渔民婚礼
九姓渔民是生活在新安江上以舟为家,以捕鱼为业的水上部落。日出撒网、日落泊舟,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天下,在江西鄱阳湖决战。在这场生死战中,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并俘虏了陈友谅的部将。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朝,遂将陈友谅的部属押解到浙江严州府(建德市梅城镇),流放到新安江中,并贬为“贱民”,规定:他们不得上岸居住,不准与岸上人通婚、不准读书应试,不准穿鞋上岸......。于是,数百年来,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等九姓,只能举家泛舟,生活在水上,以打鱼为业。天长日久,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其中以“抛新娘”的水上婚俗最为奇特。 九姓渔民婚礼为建德市一传统旅游项目,在新安江渔舟上举行。新安江镇距杭州126公里,有320国道相通。新安江镇距灵栖洞30公里,大慈岩景区25公里,梅城古镇七里扬帆码头28公里。古时渔家习俗,至今为新安江上一著名旅游项目,基本保持旧时内容和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