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

如题所述

国企普通员工的出路在哪儿?其实任何人的出路主要取决于自己想干什么,想怎么干。国企的普通员工想要在行业上有所进步,获得一份很好的前途,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成为蓝领工人,可以走上管理岗位,也可以走上专业技术岗位

第一,国企的普通员工晋升缘何举步维艰。在国企中,普通员工处在生产一线,是企业中最低层次的劳动者。在国企这个“大江湖”中,想要异军突起无异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会面临很多困难。
 


01.阻塞的员工晋升通道。虽然近年来国企的改革如火如荼,但是很多地方还是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最严重的就是因循守旧的管理制度,尤其是选人用人制度,大多数还延续着以前的方式方法,未能够与时俱进,缺乏”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勇气和智慧。不科学的选人用人方法,造成的弊端就是在很多情况下,资历、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等,依然是提拨任用管理人员的主要条件。尤其是普通工人走上管理人员岗位的“最后一公里”,始终在制度上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没有更好的办法。

02.盘根错节的人际网络。说到国企,就没有办法不提到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由于多年以来内部交流和管理,国企中尤其是大型国企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内部的“小圈子”和“小环境”,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各级领导会一代一代的更换,但是上下级关系、师生情谊都依然存在。

这些关系在提职加薪等关键时候,都需要多多少少的“照顾面子”,所以留给普通职工升职加薪的不多的机会,又一次在人际关系网络和人脉的占用下,变得少之又少。有些人因为这样的关系,从就业开始就比别人少奋斗十年甚至更多。

03.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目前国企虽然处于混改阶段,正在对一些陈规陋习进行整治,但是这么多年形成的“规矩”和“惯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更何况改革的步子并不大、效果并不明显。对普通员工的升职加薪,并没有产生根本上的影响。

原因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根源上就是因为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在“作怪”。有的企业中,领导可能有心改革、但是权利不够集中,受到各方的牵扯无法实施;有的企业是不敢改,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多的是不想改,不愿意挑战既得利益群体的权威,造成受苦受难的仍然是普通员工。

第二,国企的普通员工想要发展,都有哪些出路?有这些困难,国企的普通员工就没有出路了吗?答案是:有。普通员工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除了需要具备出色的工作能力之外,必须还要有一定的人脉基础,以及人品正直、慧眼识珠的伯乐。
 


01.干好自己的老本行,做一个高级蓝领工人,可以加薪。很多国企会在基层生产一线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工技术比武大赛等和工作息息相关的各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人,会得到丰厚的奖励,是普通工人为自己寻找一个出路的途径,虽然未必能够升职,但是加薪是可以的。

我熟悉的人之中,就有几个是通过职工技术比武,展示了自己超强的专业技能,通过职业技能比赛,已经获得了高级工人技师的资格。高级工人技师在薪资待遇上,比普通工人要高出很多,而且还有报销电话费等福利待遇,这条路是普通工人不错的选择。

02.突出自己的特长,增加让伯乐发现你的机会。如果在本职专业领域并不是很出色,或者不甘于一辈子做工人,哪怕是蓝领工人。那么还有第二条路,就是把握机会让自己走上管理岗位。这样的选择徐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哪个人不是在努力拼搏!

如果走这条路,一定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要培养一种或者几种特长,让自己的特长展现在同事和领导面前,让领导知道你的特长,增加自己被“伯乐”发现的机会。比如,多数国企中因为有很多文字工作,需要很多“笔杆子”,那么出色的写作能力就是特长,但是你只顾自己在家默默的耕耘,而不展示在领导面前,始终不能让人发现,你的特长也就不是特长了,只能是一种爱好而已。
 


 03.扩大社交范围,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既然已经在国企入职,就必须适应国企的各种环境。比如人际关系的经营,人脉圈子的拓展,这些都有助于一个普通员工升职加薪。所以,扩大社交范围和人脉圈子非常重要,这样才可以增加自己的“曝光度”,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有机会的时候才能想到你和帮助你。

要达到扩大圈子的目的,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是一条捷径,而且要表现得积极活跃,特别是在领导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内,多参加、多展示能力、多获奖,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和领导多接触,从而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并获得领导的认可,有机会的时候才能占得先机。

总之,普通职工在国企中想要寻得一份前程,自己的不懈努力加上适当的方式方法,也是存在很多年可能。当时首先你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职场如江湖,且行且珍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