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后沈圩为什么不拆

如题所述

因为沈圩村存在大量的古建筑,所以不能拆。

沈圩村是2007年11月区划调整时由原戚闸村、沈圩村、薛庵村合并的新村,总支下设3个支部,23个小组,全村共有206人,其中女16人,辖15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共有人口6788人,土地11088余亩。辖区内有薛庵小学、戚闸小学两所,村卫生室两所。

沈圩村距宿州市仅10公里,位于206国道西侧,北临濉河,南至唐河,西与濉溪县毗邻,合徐高速穿境而过,符离服务区设在该村境内。2006年“村村通”工程在全区开展,“要想富,先修路”,区交通局下派第一书记王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争取“村村通”项目。

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在解决了配套资金24万元后,沈圩村在全镇率先修了8公里“三横三纵”的乡村公路网,使每个自然村路路相通,并和符离村水泥路相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村村通”,村民们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市、区两级多次到沈圩村召开“村村通”工程现场会,对该村村抓“村村通”做法和工程质量给予高度赞扬,沈圩村的“村村通”也被评为全市的样板工程,并向全市推广。令人心旷神怡的“十里桃廊”是沈圩村一大亮点,每年桃花盛开时都会吸引10万多人次来此观光旅游。

2008年3月顺利进行合并后沈圩村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选出了让党员干部群众满意的村两委班子。经群众选举出的9名村委会委员,通过“两推一选”全部进入村支部,书记主任由翟正抗同志一人兼任,村两委班子完全实行交叉兼职,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为沈圩村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委班子结构合理、9名干部老中青相结合,平均年龄43岁,地域分布合理,每村一人,均为初中以上文化,其中大专以上2人,高中1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