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琴诗》中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苏轼在琴诗中思考的问题是琴声是怎么产生的?琴声来自哪里?是来自琴的本身,还是人的手指?诗人在诗中,通过两个设问,否定了以上两个假设,那么真正的琴声是来自哪里呢?答案诗人没有明说,等待读者去探索,这就像画画时的留白,给人无限遐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就像诗人自己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琴诗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7

琴诗

苏轼(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思考的问题:琴声从何而来?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有人的思想感情及技术的熟练程度。琴不难掌握,手指人人都有,但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悦耳度就千差万别。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其实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产生艺术美的主客观关系(也可以说是一个哲学问题),同时也有物理层面上的释义:声音的传播与介质的关系:声音的音质与介质的材料不同有异.音高一般与物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大,粗,厚,长,松的东西振动慢,频率低;反之频率高.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