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换药时为啥不上药

如题所述

换药目的是清洁伤口 在不少人看来,无论是外伤还是手术后的刀口在换药时,医务人员都应该给伤口里上点药,好让它长得快更好些,其实是一误解 换药的医学名称是“更换敷料”,目的是了保持伤口的清洁,察看伤口的生长情况,有无化脓迹象。若无感染,只需清洁伤口、消毒,然后更换敷料,根本没有必要上什么药。凡是干净的伤口只需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冲洗即可,对于较深或不干净的伤口,则需双氧水冲洗消毒,让分泌物流出,由于双氧水有一定的刺激性,最后还得用生理盐水冲洗。即使是塞入病人伤口内的黄色纱布条,也没有任何消炎和帮助肌肉生长的作用,其表面只不过是凡士林,可以帮助引流伤口内的分泌物,敷盖在伤口表面是为了防止伤口表面的组织与纱布粘合在一起,以减轻下次换药时撕揭纱布时引起疼痛和损伤。愈合还得靠自己 当人体某一部分的皮肤、肌肉等破损或受到伤害时,通过组织细胞的再生,相同结构的组织相互靠拢,就可使伤口逐渐缩小而愈合。可见伤口长肉和愈合完全靠人体自身的细胞、肌肉的自然生长,而不是靠药物。而且要想让伤口尽快愈合,伤口必须清洁,没有异物存在,更不能有细菌的感染。换药的目的就是为伤口创造这样一环境。如果在换药时往伤口里撒药粉、药膏,这些东西留在伤口里面就会成为一种“异物”,反而给伤口的正常生长造成障碍。换药不宜过勤 很有外伤的病人希望医务人员给自己勤换药,有时甚至一天要求换两三次,他们认为这样做伤口才不会感染,会愈合得更快一些,其实这一做法是错误的。伤口换药的次要看伤口有无感染和渗出物的多少而定:一般在医院里开刀的无菌伤口,里边没有纱布等引流物,不必天天换药;如果是创伤,只要消毒好,伤口干净,渗出物不多,可隔1~2天换一次药;如果伤口有感染化脓,也要根据感染的程度换药,一般每天换一次药。事实证明:如果换药太勤,极容易因揭开纱布时的撕拉、牵扯而损伤创面上新生出的娇嫩的肉芽组织,不利于创面上新的肉芽组织的生成,反而会影响和延缓伤口的愈合。所以只要伤口没有发热、肿胀、剧烈的疼痛等异常感觉,患者就应当遵医嘱,按时换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