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有志者事竟成”800字,拜托了!

如题所述

  2008年8月8日,是全中国人的梦想,是一个百年来不曾放弃过追求的梦想,那就是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百年奥运,终于在08年来到了我们中国,这真是荣幸啊!通过这一奥运会,也证明了中国终于强大起来了!!中国也终于傲立于世界了!!!
  这是一届不平凡的奥运会,一共有204个国家参加,打破了许多奥运会记录和世界记录。其中:奥运会记录就有85个,世界记录也有38个!在这期间,有许多选手令大家难忘,比如美国的游泳名将非尔普斯,牙买加的所有跑步选手,中国得金牌的所有选手等等等等。最让人震惊的是非尔普斯!在游泳项目中,非尔普斯一共参加了八个比赛,每一场比赛,他都顺利地进了决赛,而且连连夺冠。在这八个项目中最悬的要数第七个项目,这个项目是男子200米蝶泳,一开始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能得冠军,他认为自己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了,因为与他一起比赛的还有比他实力还要强的选手。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只听“呯”的一声,8个运动员像8颗出膛的子弹跳下水去,并奋力向前游去;又犹如江堤决口,群马狂奔,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前100米,非尔普斯一直处于倒数第二的不利位子,不一会儿,大家都还剩最后100米了,非尔普斯开始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终于在离终点几米的时候,他追平了第一名的选手,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阵旋风冲到终点。要想知道他们谁第一,谁第二,用肉眼太难分辨了,裁判员们经过一次次地观看慢镜头,终于做出决定:非尔普斯由于最后一下的划臂,比另外一名运动员快0.01秒。当非尔普斯听到自己又获得金牌的消息后,激动得用力拍打水面,这是他在本次奥运会夺得的第七枚金牌,也是最可贵的一枚奖牌,因为这是他所参加的项目中最悬的一次比赛。0.01秒啊,0.01秒啊,1秒钟是很短暂的,0.01秒可是1秒的百分之一啊,但是相差0.01秒就有两个不同的成绩了。
  在记者的采访时,非尔普斯说;“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非尔普斯还说:“我6岁就和哥哥姐姐一起到游泳馆训练,接着我便进了国家队,我为了能取得好成绩,每次游泳都要游6、7000米,像这样的次数,一个星期起码有10多次。通过这样刻苦的练习,这次奥运会我才能得到8枚奖牌,这就是我平常练出来的,只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成功!……”
  是啊,“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非尔普斯一直记着这句名言。就在本月的21日,非尔普斯并没有因为拿了8枚金牌而沾沾自喜,而是给自己立下了新的目标: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拿10块奖牌,也就是包揽所有游泳项目的金牌。因此,他一回国就开始投入训练,训练他今年没有参加的另外两个项目。这真令人敬佩!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像非尔普斯一样,因为有志者事竟成,我们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并朝着预定的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这个道理与《挑山工》这篇课文的道理是一样的,也是说挑山工在山路上不走走停停,虽然挑山工走的路程要比游人多一倍,但总是比游人早到山顶。这就是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成果。
  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读好书,还有最后一年,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的小学生涯画上一个最圆满的句号,给母校留下一份最完美的答卷。一起加油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29
作文“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格言出自南宋范晔的《后汉书·耿弇传》,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赞扬胜将耿合时所言,流传至今,可谓家喻户晓。

  不言而喻,“有志”才能“事成”,“事成”先需“有志”;若无“志”则“事”不成。
  翻开中外史册,因有“志”而成功者不乏其人。
  爱迪生幼年时为生活所迫只读了一年书,但他胸有壮志,不向命运屈服,好学勤奋,积极进取,毕生有很多发明,取得发明专利权就有1093项,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立下大志,虽然初中都未毕业,但最后却成了数学领域的巨人。
  还有愚公移山、孙康映雪、王冕学画、司马迁写《史记》……
  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人士都以实际行动证明:“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是真理。
  然而,“有志者事竟成”也非绝对真理。如果这里的“志”是正确的,固然有其成功的可能。

因为正确的目标是正确做事的前提。但如果你的“志”本身就有问题甚至是错误的,那你的行动就会十分艰难甚至被引入歧途误区。而在错误的道路上,你越是勤奋努力,越是“正确”地做事,成功的希望就越是渺茫,就如失去罗盘的航船或迷失方向的小鸟。而且,在错误的道路上,你走得越远,退出的成本就越高,甚至有可能被锁定在这个道路上,被迫放弃你的目标或忍受痛苦与失败。

  现实中,人们拼命地购买汽车奔向未来,结果却往往把自己堵在路上。
  历史上,自13世纪开始,就不断有人立志要研制永动机,并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毕生精力,但始终没有一个人成功。从法国人亨内考最早提出著名的永动机设计方案,到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制造的类似于永动机的装置,再到16世纪70年代意大利机械师斯特尔提出的永动机设计方案,乃至后人主张利用轮子的惯性、细管子的毛细作用和电磁力等获得有效动力的种种永动机设计方案,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有志者”并非都能“事竟成”。只有目标正确,做正确的事,“事成”才有可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