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绝仁弃义与儒家的仁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道家为何信奉绝仁弃义?儒家为何相反?

在看文章的时候看到了道家的绝仁弃义,这里面的仁义跟儒家的仁义是不是一回事?不是的话,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这里的全句是“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里的意思是不要仁义了,民众久恢复孝慈之心了。仁义是大道被废后的药方,孝慈是有不孝子之后的药方,当国家危难之时忠臣是国家的药方。

在道家看来,如果人人不知仁义,但行事有仁义,就不会有人来提倡仁义!反之有人行不仁不义之事,才会有人来提倡仁义。你看这里并没有说要人不仁不义吧?老子并不反对仁义,道家也没有说要反对仁义道德,反对仁义道德的是法家。

接下来说的是道家的仁义是什么意思?道德经里说:“大道废,有仁义”。道家所讲究的“仁义”二字来自于奥妙的《道德经》,后来道家的“忠孝节义”的思想与《道德经》里面所提倡的“仁义”二字相符合。仁义是道德的衍生!所以道家讲仁义,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顺理成章的!

道家认为,如果不能够道治天下,不能够无为而治,那么就需要用仁义之道来帮助治理国家!但是如果能够道治天下,也就是无为而治,那么仁义之道就可以荒废,从而没有了用处。

儒家的仁义是五常之一。“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他与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人创作的“梅花篆字”梅报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由此可见,儒家的仁义比道家的仁义差了一个等级。道家认为,仁义之道不能究竟,但是如果大道荒废的时候比如像我们的当今社会就可以很有用处。但是有想真正究竟的治理天下,必须是大道通行才行!像我们今天的中国,就不能用道家的治国理念,因为没有达到大道通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2
道家和儒家的根本区别就是,一个是对群众的。另一个的对象就是那些坏人。所以一个讲究的就是信奉,然后另一个讲究的就是坚持到底。
第2个回答  2019-07-22
道家的人也更是一种随性的仁义,一所以好如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第3个回答  2019-07-22
儒家的仁义是对人民百姓施行仁义,道家则是对可恶之人施行绝仁弃义。
第4个回答  2019-07-22
我觉得两者之间的区别应该并不大,儒家可能更加崇尚仁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