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素质教育?

如题所述

都知道我国教育向来以应试为主,语数外被称为主课,一大原因就是高考不分文理都要考。除了语数外,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科目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也较受重视。
应试教育的优劣就不去说它了,但以上科目绝不是教育的全部。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素质教育提倡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思想、能力、个性和心理的培养,塑造的是更为健全的人格。
也许未来我国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出现下面10种课程时,就可以说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已经完成。
1. 数理化应用课
我们学过不少数理化方面的理论知识,真正能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并不多。那些“鸡兔同笼”之类貌似结合了生活场景的应用题,其实也无助于解决日常问题。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其实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手段,死记硬背一大堆公式定理,不如学会如何让它们为你所用。
2. 编程课
就算孩子长大后不会当程序员,学习一下编程也是大有收获的。编程是一门特别强调逻辑思维的技能,能够训练大脑按照符合逻辑的规则解决问题,同时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用符合逻辑的手段实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能力,将会是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的一大竞争力。
3. 视频制作课
国外学校的戏剧选修课侧重于表演,我国在这一块的缺失就更大。随着拍摄视频越来越方便,未来视频将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而要拍好视频偏偏又需要掌握许多专门知识。从构思、脚本、拍摄再到后期剪辑,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在这些方面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对他们来说也是多了一门傍身的实用技能。
4. 运动课
有人会说,我们不是有体育课吗?话是没错,但现在的体育课有多水大家也不是不知道,连号称足球之乡的梅州市,孩子们上体育课都是抱个足球跳舞。之所以用“运动课”,就是为了区别于现在这种名存实亡的“体育课”,只有让体育运动回归到它的本质,才能让孩子真正强身健体。
5. 音乐课
和体育课类似,我们现在的音乐教育也是浅尝辄止甚至名存实亡的。音乐老师教的那几首歌只留在记忆深处,嘴里哼唱的还是当下最流行的曲调,至于乐器演奏在上学的时候更是碰都没碰过……这样的音乐教育当然远远不够,长大后也就错失了这门美妙艺术带来的乐趣。
6. 哲学史课
大学阶段前学哲学史会不会太深了一点?这其实是我们对哲学的畏惧心态在作怪。哲学固然有其复杂性和抽象性,但也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无论是东方哲学史还是西方哲学史,都是一部人类思想精华的演进史,直接影响了今天的世界和政治格局,学生多少都应该了解一些。
7. 围棋课
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击败人类,并不意味着这种古老的博弈就失去了价值,它依然是人类智力游戏中最复杂、最精妙的。事实上争胜负并不是围棋的最高境界,修身养性的智慧才是。同时下好围棋还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能培养耐心、谦卑和公平竞争等美德。
8. 虚构写作课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通常是分数占比最大的一项,然而我们的作文课完全一边倒地倾向于非虚构写作。议论文不说了,就连记叙文也是要求对现实的描写,至于小说、剧本、诗歌等虚构写作根本就不会触及。作文课让许多人掌握了写作的基础,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基础上,写出的只能是平淡乏味、毫无趣味和思想的平庸文章。
9. 搏击课
搏击属于体育的范畴,但又很有必要从这一范畴中独立出来单开一门课。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越来越多,让学生们普遍学习搏击不会助长这种现象,反而能起到抑制作用。通过学习搏击,学生们既能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这种能力不是用来欺凌弱小的武德。
10. 多元文化课
我们活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里,今天的孩子们在长大成人后,面对的社会必定会更多元化。了解不同的文化,接触不同的观点,可以让一个人的眼界更开阔,心态更包容。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学校教育在多元化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能够单设一门课,那就更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