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长大越不想回家过年?

如题所述

深究亲戚们如此“热情”的原因,发现有两个:
一、没有边界感
他们和你或多或少有着血缘关系,看着小时候的你一年年长高长大,甚至是小时候抱着你喂过饭的这种亲切感,让亲戚们感觉了解你的生活是理所应当的,催促你指导你也是因为关心你希望你好。
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你自己的事,与他无关。
当我们说一个人有较清晰的边界感时,就意味这个人清楚在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很清楚自己能接受什么样的对待,也能清楚该如何对待别人。
在待人处事上有自己的衡量,既尊重别人,也保护自己。
亲戚们不懂,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因为长期环境会铺垫和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他们其实从未听过“边界感”这一词的概念,也不知道这可能让你觉得被侵犯,因为他们从未有机会接受教育来学习建立边界。
二、需要共同话题
当亲戚对你指手画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也许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的事情,也不想知道你工资多少?有没有对象?
你生活有多不容易,根本不重要!
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所有人都能参与的话题罢了。
这一年到头好不容易老少同堂,可以聚在一起唠嗑,大过年的,就图个热闹,
长辈这边总不好说,“今年冬天太暖了,来年麦子收成不好,”年轻人也不好说自己的生活细节:“市场经济不好,都在裁员,今年公司还没开年会呢。”也更不可能讨论时下流行的口红色号吧?!
正因为年轻人和长辈们之间没有这些共同的话题,没有情感的连接,而聊聊年轻人现在的生活和感情状态,就成了聚在一起最热闹的话题。
这些正好是大家都经历过的事,没有标准答案。
长辈都有自己的爱情箴言可以教给年轻人,是个所有人都可以讨论的轻松话题。
只是不巧,你是话题中心人。这种“尬聊”带来的可能不是正向的情绪波动。
但换个角度想想,就是娱乐娱乐自己,让亲戚们都有个愉快的聊天呗。这相比起平常在工作生活中的那些不容易,是不是其实好很多?那我们了解这背后的原因后,怎么来应对呢?
1)建立边界
如果我们反问:你小孩考试多少分啊?在班上多少名啊?你工资多少啊?这样可能让某个亲戚安静了一下,但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和他们侵犯我们的边界没什么不同。
从我们自己开始建立边界感,开启全新的故事。
我们要知道,建立个人边界是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你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有权利拒绝,当然你也应该对“允许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这件事负责。
当你建立了边界感后,别人会更尊重你,你也会更自由。
我们意识到了建立边界感的好处,至于要不要过年期间在亲戚那里去建立,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如果是我的话,我不会这么做。一年也聚不了几次会,吃不了几次饭,如果这寥寥几次都剥夺了他们讲自己婚事的权利,那可能他们也不知道要讲什么好了,就当是娱乐自己给大家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明年回家,这座桥也许换人了呢。2)回应的万金油话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9
想起小时候,一到了腊月二十三,仿佛明天就是过年了,而且腊月二十三家里就开始准备过年需要的东西,各种好吃的年货都会备置办回来
再过一两天,家里就会打扫房间,跟所有的角角落落,把家里整得干净亮堂,而且会开始做年味,各种腊肉都会挂到了阳台上,辣鸭子,辣鸡,腊肠,腊猪肉,等等,应有尽有,有许多小鸟都会偷过来啃食这些肉

再过两天就是家里贴春联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往大门上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写什么祝福语的都有,而这一天也是检查家里线路的一天,很多人都会在这天把红灯笼挂上去。
到了腊月二十八,腊月二十九就离过年不远了,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这天把新衣服拿出来,给自己痛痛快快的洗个澡,穿上新衣服就等着收红包了。很多农村地区还是会在腊月三十的晚上放各种鞭炮跟烟花,这也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只有一年的春节,他们才可以玩到烟花炮竹。

长大以后春节成了期盼的回家日
很多人在过年之前都非常的兴奋,也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们抢到了回家的车票,只有真正的把车票握在手里,踏上了回家的火车或者汽车,他们才感觉到了自己真的要回家了,那种真实感。
车站里的乘客熙熙攘攘,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的相似,但是可能大家的目的地都不一样,很多陌生人在过年回家的时候,都能够相视一笑,除去了一年的上班辛苦。可能很多人回老家,需要倒几班车,真正乘坐上了说自己家乡话的汽车以后才感觉到心落了下来,这就是回到家的感觉啊,亲切而又真实。

很多老人家也会对车上的年轻人表示欢迎回家,因为他们的子女也在外面打拼,只有一年才能回一次家,很多老人家都期盼着这一天,期盼了一年。
小时候渴望离家出外面闯荡,出外面闯荡以后才体会到在家里的舒适与不舍,虽然很多人刚到家里的时候可能会不习惯家里落后的生活设施,但是住了那么一两天,才感觉到这才是属于自己的生活
有很多小朋友在外面捡鞭炮的时候,会把自己的红包遗落在外面,突然,在乡村的道路上捡到一大个红包,这应该就是过年来最开心的事情吧!

年味好像什么都变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变
很多人都觉得过年的时候一点都没有变化,因为年货跟零食依旧还是像小时候吃的那样,还是一样的味道,就连家里添春联的位置依旧还是在那个痕迹上,只有成长起来了,才会发现年年都不一样。
不管是表现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外貌方面,我们长了一岁,也平添了一份沧桑感,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生活不一样了,就连过年都不一样了,现在大部分人都坐在客厅里玩手机,而不是坐在一起聊天打牌。
小时候渴望穿的新衣服,一般只有过年才会买,但是现在自己出门以后,发现随时随地都可以穿新衣服了,穿新衣服的那种喜悦感已经消失不见了,家家户户都需要串门,现在只要打个视频电话就可以拜访了。

对每一代人来说,春节都代表着不一样的意义
对老人来说,春节就是期盼孩子回家的日子,只有当了父母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思念是有多么的沉重,不管自己平常有多累,有多忙,只要到了春节,都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就等着孩子回家,很多老年人上了年纪,依旧像年轻时那样照顾着自己的子孙晚辈,准备早餐,准备午餐,准备晚餐,甚至还要洗碗筷,那些家庭琐碎的事情,他们都包了。
对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春节就像是一种救赎,很多人在外面工作的时候非常的受气,但是他们都忍了,因为为了生活,为了能够在父母需要的时候,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拿出一点钱,这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年回一次家,能够让他们体会到,亲情跟温暖,洗去一身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