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名胜古迹

如题所述

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其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此处所选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湖广会馆、弹子石摩崖造像、白鹤梁题刻、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以及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
1、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动物及各种奇花异草等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
2、弹子石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集翠村长江边上,开凿于元末明初。有摩崖造像一龛,龛高13.75米,宽10.45米,深2.55米,呈长方形竖立。两侧用条石砌成护壁。龛内造像为一弥勒佛二胁侍弟子。附属建筑五佛殿,为清代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有一龛明永乐十九年(1421)凿造的五身佛像。龛内中央为三佛并坐,两侧雕有文殊、普贤、青狮、白象。
3、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涪陵城北,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石梁中段水际,唐代刻有一对线雕鲤鱼。凡石鱼出水,其年即是丰年,远近引以为奇观,历代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游人留题纪胜。在5000多平方米岩面上,现存题刻163幅,计1万多字,还有石鱼14尾,题刻人姓名全者500余人。题刻中以宋代居多,次为元、明、清三代和近现代。这些题刻记录了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长江中上游72个年份的枯水水文资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现已建成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4、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位于合川区涞滩乡渠江边,始建于唐广明二年(881年)之前,历经多次扩建修葺。依山建寺,宫殿式建筑,覆金色琉璃瓦,全盛时有楼殿990间,僧众近千,寺垣环绕,宛若城阙。寺内南、北、西三面石壁全为宋代造像,北面正中摩崖主佛趺坐,高12.6米,手掌宽2.13米,足趾共宽1.47米,当时仅次于乐山大佛。此外尚存神态各异的佛像1670尊。
5、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江津区石门镇境内,始建于宋,是一处以佛教水月观音造像为主体的寺院,正殿为七重飞檐歇山式顶,琉璃瓦盖,通高24.84米,依崖而建,结构严谨。寺内有中国现存较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一尊,通高13.5米,此外,寺内还有十八罗汉塑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