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在历史的作用

如题所述

一. 防御扰掠,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稳定。长城的主要功能在于此。古长城的路线大致与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相符。北方的广阔草原适宜游牧,而农牧区之间缺乏天然屏障,这地理环境既便于不同民族间的交流,也容易引发冲突。自从游牧民族掌握了马辔,能够组建高度机动的骑兵后,便在长时间内对农耕民族形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古代中原王朝以农业为国家基础,无需,也无法耗费国力去控制北方的广阔荒漠和草原,又必须随时防备南方邻国的侵扰。历史上几乎每个中原王朝都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研究指出,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南下往往与历史上的四个寒冷期导致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关,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在寒冷期会被推至黄河以南。可以说,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关系是中国古代影响和制约双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城便是这种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民族冲突的产物,是中原王朝为弥补天然屏障不足而建立的防御体系。
二. 开发屯田,保障边远地区的生产和屯田安全。修筑长城的地方,都会组织修筑长城的人和他们的家人进行农牧业生产,以确保长城沿线的供应,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秦始皇时期,在修筑长城的同时,还在长城沿线设立了十二个郡,并迁移人口进行开发。汉武帝时期,又大量发展了屯田,有组织地进行农牧业生产。同时,长城的烽火台也是保护屯田和开发这些地区的最佳屏障。
三. 开拓丝绸之路。在汉武帝时期,通过多次对匈奴贵族奴隶主的征战,开拓了广大的西北边疆,确保了河西战略要地的安全,修筑了城障和列亭,最远到达胪朐山(约在今阴山北麓)。这些城障使得汉军可以退守,也可以进攻,从而保护了阴山和祁连山内外富饶的垦区和草原。
四. 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在秦始皇时期,修筑长城的同时,还在长城内外开辟了宽阔的直道和驰道,与首都咸阳相连,沿着长城的十二个郡也有大道相通,无论是传递文书还是商旅往来,都非常便利,这对中原与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汉代时期,又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交通大道,有利于各国之间的使节往来和商旅通行。长城的烽火台也是沿着这条大道修筑,起到了保护中西交通畅通的作用。长城的具体形制、方位走向大体依据生态环境、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民族关系、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点而定。例如,明长城相较于秦汉长城有大规模的南移。显然,长城是宏观上巩固边防、抗御北方游牧民族劫掠、保护中原的战略防线,并非仅仅是边境线,更不是国界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