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他们屠戮殆尽很正常,毕竟在朝代的更替当中,前朝的皇室很少能够有好下场。少部分人会被关押起来,基本上绝大部分都会被杀掉。
朱元璋为百万子孙打下基础
朱元璋号称是得国最真正的皇帝,从最底层要饭郎,中间还做过和尚,到最后成为开国之君。中间经历的困难不可谓不多,感受黎民之苦不可谓不深。
朱元璋为了能够让子孙无穷无尽,他制定了两点的规划要求。第一点在子孙后代的俸禄上面,第二点在子孙后代的起名上面。
在当时的明朝规定当中,如果是皇室后裔,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工作。只要年满10岁,就可以从国库当中领俸禄。到了适婚的年龄,还给拨款结婚。
到后来藩王的福利,甚至直接和子女的数量多少挂钩。本来生孩子就已经奖励很多钱了,如今生得越多奖励越多。因此朱元璋的几个儿子拼命的生,整个朱氏大家族也呈几何倍数增长。
此时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起名字?古代起名字都是讲究辈分,因此朱元璋考虑到后代子孙无穷无尽,于是提前制定了一个名字规划表。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第二个字为指定辈分外,第三个字取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造字。
比如说朱允炆一脉就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这是辈分上面用字。
再比如第三个字以燕王系为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祐樘。这是燕王朱棣家第三个字,都是取的五行为偏旁部首的字。
朱元璋这一设想是非常之好,但是后来却出现了问题。因为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常用的五行偏旁部首的字已经用完了,于是开始去找生僻字,最后干脆自己造字。
如果有心的人可以发现,明朝皇室后裔取的字,其实和元素周期表有很大的重复。难道明朝皇帝就知道元素周期表了吗?其实并非如此。
而是当年元素周期表传入中国的时候,化学家徐寿想把它翻译成汉语,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字眼。这时候明朝皇帝后裔取得字就进入他眼中,正好拿过来直接使用。
明朝百万皇室被屠戮
朱元璋有着26个儿子,只有两个儿子没有拿到藩王称号。但凡成为藩王,每年的供奉都超过万旦。再加上之前所说,藩王的俸禄和子女数量直接挂钩,因此后裔也越来越多。
但是俸禄增长的同时,势必要克扣农民的血汗。其中皇室人口增加最快的在山西,黎民百姓生活最苦的也都在山西,皇室人员被杀最多的也是在山西。
其实李自成的部队一直是纪律严明,但是轮到朱元璋的后裔之后,似乎就开始下狠手了。在山西的晋王和代王等多位郡王,他们在山西留下了几万人的后代。李自成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当年李自成大军攻克太原之后,有“捕晋宗室四百余人,送西安,悉杀之。”“恐宗人为变,闭门搜捕,得千余人,杀之海子堰,若歼羊豕”。
刚到了太原,就抓了400多人的晋王宗室,全部送到西安杀掉。后来又担心宗室人叛变,挨家挨户的搜索,又找到了几千人。全部都杀掉,就像杀羊羔一样简单。
自成大军打到大同之后,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面,代王一脉4000多人被屠戮殆尽。所以明朝皇室被屠戮殆尽,不仅仅有着清王室的功劳,李自成还下了很大的力气。
而一向残暴的努尔哈赤,在进入辽东地区之后就开始屠城政策。比如在攻打开原之后,整个城内10万多人,基本上都被杀光。以及后来的扬州十日,更是惨无天日。
当时清军有两大任务,第一个就是阻击李自成部队,第二个就是四处搜刮钱财。而整个国家当中,最有钱的就是明皇室的后裔。再加上朱元璋起名这么明显,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清皇室的目标。
虽说当时但凡是明朝皇室后裔,基本上都被清军搜刮一遍。搜刮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流血,因此也使很大一部分的明皇室后裔被杀。但是由于基数实在是太大,杀光是不可能的,最多是一些比较有钱的郡王。
南明皇室的苟延残喘
李自成在崇祯17年占领北京城之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杀。后来清军入主中原,明朝皇室带着满朝文武,逃到了淮河以南地区和清政府对峙。
崇祯皇帝去世之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监国,后来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弘光。扬州十日之后,南京沦陷,弘光帝被捕。
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宣布称帝,改国号为隆武。虽然后来曾经组织过短暂的北伐,但是收效甚微。再加上郑芝龙等人降清,隆武皇帝气得绝食而亡。
眼看着绝大部分都要落入清政府手中,大西军和明朝皇室联合起来,拥立桂王朱由榔称帝,改国号为永历。同时郑成功也在沿海地区起义,不断去骚扰清政府。
此时的起义达到了高潮,可惜后来由于三王内讧,刚刚形成的局势轰然倒塌。再加上后来吴三桂进入缅甸,缅王主动的把永历帝交出。第二年永历帝和太子被杀。
虽然后来郑成功东征收复宝岛台湾,以此作为抗击清政府的基地,仍然打着永历帝的称号。不过后来清政府占领了台湾,延平王郑克塽投降清政府,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明朝宣布彻底灭亡。
在南明皇室的四帝一监国的过程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的皇室后裔被杀。因为此时不杀不行,刚开始杀他们是为了抢钱,现在杀他们是为了稳固地位,毕竟斩草要除根。
这些村子自称是朱元璋后人
其实很多朝代是非常忌讳夺权这一字眼,他们都把自己归属为正统,认为是继承了前朝的皇位。尤其清朝是少数民族,更需要得到来自这种正统的称号。
虽然刚开始清政府要把明朝皇室杀戮殆尽,但是等到地位稳定之后,就开始了提出了优待政策。甚至乾隆皇帝还亲自给朱元璋扫墓,扫墓的时候还要行三叩九拜大礼。
位于南京的明孝陵,正是朱元璋的埋身之地,如今上面还刻着治隆唐宋几个大字。意思是明朝堪比唐宋时期,明朝什么样子难道皇室心里没有个数吗?会这么不要脸?
其实这并不是明朝皇室所刻,而是康熙命人所刻。甚至他每次出巡的时候,只要路过南京,都会给朱元璋去扫墓。如果要寻找原因,可以从祭文当中发现端倪。
原来康熙每次去祭祀,都在强调清朝并不是夺了明朝的江山,而是光明正大的继承。因为明朝是由于李自成而亡,南明政府也没有人承认他们,所以清政府顺应天意建立清朝。
甚至在清朝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在全国寻找朱元璋后裔,其中就找到了一个叫朱之琏的人。他是康熙31年进士,时任雍正时期的亳州知府。
他的父亲是明朝简王朱桂的后裔,是洪承畴部的监军,跟随他一起投降了清朝。当时雍正皇帝在全国寻找朱元璋后裔下落,在苦寻无果的时候,朱之琏主动上书告诉自己的身份。
雍正皇帝为了体现清皇室的优待,甚至封他为一等候。虽然有个侯爵的称号,但是俸禄就还是那么一点点,只是名字好听罢了。其实也是雍正皇帝为了显示清政府的优待。
其实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明皇室后裔,比如说河南山村的一户人家,他们自称是明皇室的后裔。甚至还拿出了明朝帝王窑烧制的罐子作为佐证,以及600年前制作的朱元璋画像。
还有的村子为了证明自己是朱元璋的后裔,甚至还拿出来了龙椅。当然不是正大光明殿里面坐着的,而是当年朱元璋坐过的。不过是真是假,目前也不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