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曹魏是为保平安吗,为何他投降之后,蜀汉的结局更是惨不忍睹?

刘禅投降曹魏是为保平安吗?

看似三国鼎立,实则当时处处都暗藏杀机,刘禅投降的初心其实是想用投降代替战争,可是,他也忽视了社会“弱肉强食”的法则。毕竟在战争中,最受苦的不是君王将领而是普通士兵和老百姓们,所以可能在他的认知里,只是想用投降去保护自己国家的人不再受战乱之苦吧。

蜀国和魏国在打打杀杀了十多年,彼此之间的怨念如深渊一般见不到底,当时蜀国的灭亡,正好给了曹魏一个机会,一个报仇的机会,一个实现统一的机会。于是他们开始大肆屠杀蜀汉的降将。庞德,曹操手下的一位大将,于219年,兵败关羽,不幸被俘,然而他宁死不降,因此被关羽斩首。他的儿子庞会也发誓要替父亲报仇。曹魏西征蜀汉之时,庞德也参加了。

据《三国志蜀志·关羽传》中引用《蜀记》中的一段记载:“庞德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庞会)尽灭关氏家。”

兵败身亡是战场上常有之事,但庞会认为这是在为父亲报仇。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下只有“杀戮”可以解决了。这些乱军当然是不会放过蜀汉的皇宫的。太子被杀,后宫嫔妃们沦为他们的玩物,皇宫中的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没有了约束的乱兵,在成都城内四处抢掠。

当地的老百姓却遭了殃,城中一片狼藉,后来由卫瓘出面收拾了残局,城中才逐渐安宁下来。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参与当时打劫的士兵们,到处放火,很多重要的建筑物,尤其是蜀汉皇宫都遭遇焚毁。由此可见,刘禅当时投降是十分错误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后主刘禅虽然为了保平安投降了曹魏,但是他没想到后来钟会入主成都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疯狂的操作,也正是因为这些操作,所以让蜀汉变得惨不忍睹。


首先就是关羽家族被屠,《蜀记》里面详细地记记载,庞德的儿子庞会跟随钟会,邓艾伐蜀。蜀亡,庞会灭尽了关羽一族。除了赵云之女私藏了关氏最后一脉,其余的都被庞会杀了。再加上后来钟会诬陷邓艾,司马昭用了一封信把钟会逼反。钟会召集了所有人假借太后遗诏,废黜司马昭。这场动乱最终钟会和姜维都被杀害,魏军对于钟会和姜维的随从一个都没放过!邓艾被解救以后,卫瓘害怕自己参与陷害邓艾的事被揭露,继续追杀邓艾父子。张翼和蒋琬两个儿子也因为这场叛乱,未能幸免于难。可见刘禅投降以后,蜀汉的遗臣几乎都未能逃过屠杀。


除了这些,皇宫也被洗劫一空,当然后宫的嫔妃也沦为了他们泄欲的玩物。这些记载都是有迹可循的!邓艾入主成都时,军纪严明,成都百姓没有受到战争的侵袭。可是钟会来到以后,军队开始作乱,没有约束。最重要的是钟会死后魏军更加肆无忌惮,况下老百姓的遭遇可想而知。甚至成都的宫殿和许多重要的建筑都被魏军焚毁,一些典籍和古书更是不能保存。一片狼藉的成都,最终只有卫瓘出面收拾残局,才能逐渐恢复往日的秩序。


想想看关于《三国志·蜀志》一些资料缺失,甚至一些重要人物和关键内容都没有入志,就知道为何陈寿撰写时资料单薄的原因。

第2个回答  2019-10-25

是大势所趋,迫不得已。

1国力差距太大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魏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幼52万户,230万人。(当然这个数字没算逃户,有偏差,但比例是对的),国力人力差距实在太大了。

2军事形势不利,而且没有战争潜力和军事将领可用

我们觉得成都可以守,实际上已经无法守了。当时邓艾与钟会分别进攻蜀汉,蜀汉主要的军力都由姜维率领与钟会对战,而邓艾此时偷渡阴平兵临城下,诸葛瞻战死在绵竹。刘禅手上没有足够的常规军队与邓艾相抗衡,固然可以发动临时兵和民众进行守城,但我们也要知道,刘禅手里没有将,而且蜀国为了拖住魏国不把战火燃在本土,被迫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已经榨干了民力,即便是发动临时兵,不仅兵力不足将领不强,甚至有可能发生哗变。

3士族官员离心,尤其是益州本土士族东州人的不满

诸葛亮在世时,执行“霸府”,即丞相府大权独揽,军权政权一把抓,只有丞相府的官员才是实权官员,而元丛派,东洲派官员都被安排在刘禅身边,位高而权不重,实权都在丞相府的荆州派人士手中。这一招学的是当年刘璋父子的政策,当年刘璋父子作为外来户,使用外来人士打压本地东洲士族,从而坐稳了益州。诸葛亮也采取了这一手段,但更加高明,高高挂起不给实权的手法让人挑不出毛病。但东洲士族又不是傻子。随着曹丕签署批准了对士族极其有利的“九品中正制度”,东洲士族想要东州人治本土的心思也越发活跃。所以最后连诸葛亮出师表里认为忠臣的官员和他们的亲友,都开始劝刘禅投降了

4刘禅对蜀国内部事物完全无法插手的无奈感,让他对未来毫无希望。

刘禅也许是傻子,但他即便是个聪明人,他也没法收拾蜀国朝廷。蜀国的好和坏他都无法控制。诸葛亮在位时,大权独揽,(当然诸葛亮是忠臣,而且他有他的道理:蜀国是小国,局势又危机,必须保持高度团结高效进取才能求活,这也是九伐中原以攻代守的原因),诸葛亮死后,刘禅出门观水,当时官员都在议论纷纷说“如丞相在,殿下安能出宫?”一个成年已久的皇上,几十年没掌握过实权,甚至连出宫都没有过,何其可怜可悲。而此时的姜维,拥兵在外,直到灭蜀都没回去过,就是怕刘禅算诸葛亮霸府的旧账。然后没过几年,邓艾就到了成都——如果你是刘禅,你怎么办?你有任何可以调整的局势的余地么?你有任何可用的将军和人才么?就算撑下来了,焦土一片军阀拥兵自重的蜀国还有未来么?


刘禅的投降,是综合国力的差距,也是他人生无奈的写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25
三国时期,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喜欢读三国故事的人,更爱的是其中的谋术较量,战事结果的变幻莫测,人心难测的虚实真假。但是,权力的世界,容不下弱者。看似三国鼎立,其实,曹魏还是最占优势,刘禅的投降,被后人所轻看,他未必没有看出蜀汉的颓势,想用投降来取代战争。
但是,他可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投降似乎给蜀汉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蜀、魏在战场交手十多年,彼此之间早生怨念,蜀国的灭亡,正好给了曹魏将士一个发泄心中不满的机会,他们大肆屠杀蜀汉降将。庞德,曹操手下一员大将,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兵败关羽,被俘,宁死不降,被关羽斩首。他的儿子庞会发誓要替父亲报仇。
曹魏西征蜀汉之时,庞德也参加了。
这里,《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引用《蜀记》里一段记载:“庞德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蜀破,(庞会)尽灭关氏家。”兵败身亡是战场上常有之事,但是到了庞会这里,却成了替父报仇的借口。可见,当时两军之间的恩怨,似乎只能用“杀戮”来解决了。
钟会诬陷邓艾,邓艾被捉,司马昭已经察觉到钟会的“异心”,
特意写了一封信给他,说:“自己会亲率部队来长安。”钟会心虚,以为自己的计划已经被司马昭知晓,于是,决定放手一搏。264年正月十五日,他将护军、郡守、牙门将以上的将领和原蜀汉的官吏召集到一块儿,假借太后的遗诏,废黜司马昭。
并且,他还扣留了魏军的将领和官吏,然后,监军卫瓘却是鼓动魏军进行反抗。到了正月十八日,钟会听取了姜维的建议,决定坑杀扣留的全部魏军将领,但却遭到强烈反抗。外面的魏军开始暴乱,强行进入,在乱军中,钟会和姜维被击杀了。《晋书·卫瓘》如是记载:“唯帐下数百人随(钟)会绕殿而走,尽杀之。”
甚至,在《三国志·魏志·钟会传》中也记载道:“将士死者数百人。”忠于钟会的部下和反对者相互厮杀,伤亡无数。钟会死后,邓艾被其部下从槛车中救出,重返军营。卫瓘怕自己参与陷害邓艾的事情被揭露,于是,让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西。
和姜维起投降的张翼,也于乱军中被杀。《三国志·蜀志·张翼传》记载:“(景耀)六年,张翼和姜维一起投降钟会,张翼跟随他来到成都,也于这次兵变中身亡。”一代名相蒋琬的两个儿子,也未能幸免于难。这二位兄弟,同样也是跟随姜维,在涪县投降钟会。同样,死于成都的这次兵变中。
可怜这些蜀汉大将军,当年英雄威武叱咤战场,却最终未能躲得过乱兵的疯狂恨意,成了这些人的发泄私愤的目标。
并且,这些乱军当然是不会放过蜀汉的皇宫的。太子毙命,后宫嫔妃沦为他们的玩物,皇宫被洗劫一空。《三国志·蜀志·二主妃子传》记载:“钟会作乱于成都,璿为乱兵所害。”没有了约束的乱兵,在成都城内四处抢掠。
当年邓艾入驻成都时,军纪严明,蜀汉虽然已经不在,但是,当地的老百姓,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干扰。但是,钟会来到成都后,将邓艾之前所有的制度全部废除,成都开始动荡不安。钟会一死,军中无人管理,那些想趁乱发点财的魏乱军,自然行为愈加放肆。
当地的老百姓却遭了殃,城中一片狼藉,后由卫瓘收拾了残局,城中才逐渐安宁下来。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参与打劫的士兵们,到处放火,很多重要的建筑物,包括蜀汉皇宫都遭遇不同程度的焚毁。本是一场兵变,却又演变为火灾。
最终,蜀汉皇宫所藏的一些典籍,在这场变故中不是丢失就是被烧毁了。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蜀志》时,可寻找到的资料寥寥无几,这就如我们今日所见,有些重要人物没有入志,而有的内容却又是那么单薄的原因了。除此之外,成都的这一次兵变,又再一次激化当地的益州土著人和原有的蜀汉统治者的矛盾。
之后,司马昭为了安抚当地人,只得将原来的班子人员及其家属迁至河东。这么做,其实服务的还是统治者。“城头变幻大王旗”无论朝代更迭,还是政权更换,摘取果实的永远是获胜者。而普通民众,他们的安宁日子,又有谁会记挂在心中呢?
参考资料:
【《三国志·蜀志》、《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晋书·卫瓘》、《三国志·魏志·钟会传》、《三国志·蜀志·张翼传》《三国志·蜀志·二主妃子传》】
第4个回答  2019-10-26
刘禅是一个很识时务的人。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实不然,以蜀汉的实力,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是迟早的事!蜀汉人才凋零,能拿的出手的没有几个,即算不投降曹魏,也坚持不了多久,要么坚守待援,要么投靠吴国,要么逃跑,比起这些选项,投靠吴国不如投降曹魏,因为吴国也迟早会被曹魏灭掉,到那时结局很惨!逃跑也不是出路,一国之君逃跑到异国他乡还不如投靠曹魏!那么坚守待援呢?其实蜀汉的败局已定,宦官黄浩专权,残害忠良,鱼肉百姓,能征善战的将军除了姜维还有谁?况且姜维还在和钟会对峙,根本就无法分兵救援,邓艾父子偷袭阴平成功后蜀汉各郡望风而降,刘禅知道大势已去,早晚都要灭亡,晚降不如早降!至少刘禅最后还是善终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