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五味子的功效

如题所述

  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五味子的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   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   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6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中国东北、华北等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以辽宁省所产质量最佳,有“辽五味”之称。产于中国中部的华中五味子果实亦入药,称“南五味子”。
用途:五味子果实作中药功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药理试验证明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果皮及成熟种皮含木脂素,是五味子的药用有效成分,其中包括多种五味子素。种子含脂肪,油脂可制肥皂或机械润滑油。茎叶及种子均可提取芳香油。
功能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长时间服用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建议每次服用时的用量不要太多,一般为1.5
~6g。
生地:凉血滋阴功效多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将其晒干人药称为生地。生地性凉,味甘,入心、肝、肾经,既能凉血,又能滋阴,具清热滋阴、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具有抗辐射、保肝、降低血糖、强心、止血、利尿、抗真菌的作用,临床应用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充,现简述如下。
高血压病:生地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1月有显效。
病毒性心肌炎:生地30克,麦冬15克,莲子心10克,蒲公英30克,黄精10克,白芍10克,水煎服,可起辅助治疗作用。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将生地90克切碎,加水600-800毫升,煮沸约1小时,滤出300毫升为1日量,1次或分2次服完;儿童酌情减量。一般疗程12~50天,疗效良好。
湿疹、尊麻疹、神经性皮炎:生地90克切碎,加水1000毫升煎煮1小时,过滤得300毫升药液为1日量,1-2次服完。此法对湿疹疗效尤著。
上消化道出血:以生地30份,大黄15份,黄连9份,黄芪15份,生甘草6份,研末,混合备用。用时取药粉3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2分钟过滤,去渣凉服,每天2次,重
症者每日4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便能止血。
红斑肢痛症:生地120克,黄芩60克;苦参30克,水煎服,效果良好。
滑精:生地250克,与150克饴糖拌匀,放入乌鸡的腹内,用线缝好,放人碗内置于蒸笼中,蒸熟透,吃鸡肉及生地,有补益精髓作用。
疮疖:生地30克,新鲜瘦猪肉30克,加水适量同煮或蒸,待猪肉烂后,将药、肉及汤顿服,亦可分几次服完,每天1剂。对反复发作难愈的疮疖,疗效亦满意。
腮腺炎:用生地15-30克,蚕豆7~14个(鲜干均可、去皮使用),食盐1-2克,共入臼内捣烂后,摊散在塑料膜或树叶上,贴于患处,外用纱布绷带包扎,6~12小时换药1次。特重症者配合服仙方活命饮,一般2~3天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