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记】明十三陵-长陵——风吹马尾千条线,日照龙鳞万点金

如题所述

北京昌平,天寿山的明珠——明长陵


矗立在历史长河中的明长陵,是永乐皇帝朱棣与徐皇后共同的安息地,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陵寝,规模宏大,营建最早,保存完好。它不仅是十三陵的祖陵,更是昌平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距繁华的北京城区仅50公里之遥。


朱棣,这位在位22年的君王,自即位第六年起便开始精心打造这座陵墓,象征着他对永恒的追求和对后世的期待。陵墓的入口,是那座雄伟壮观的十四米高石牌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九年,麒麟、狮子、龙与怪兽的石雕,见证了它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石牌坊的尊贵地位。


穿越历史的门扉


步入陵区,大红门赫然在目,两侧的石碑无声诉说着过往的礼制。今日的大红门孤独矗立,而在明代,它曾与山壁相接,封闭着神圣的陵区。踏上神道,仿佛可以感受到皇帝灵魂穿行的庄重与神秘。


石像生,如仪仗队般恭候在神道两侧,它们是朱棣生前威严的象征,身后列阵的武臣、文臣与勋臣,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尽头的龙凤门,又称天门,象征着皇帝升天的神秘通道。


陵寝的壮丽与内涵


从神桥跨过,便是祾恩门,第二进院落的殿门,见证了明帝后祭祀的神圣。祾恩殿,这座仿故宫太和殿的建筑,用金丝楠木雕饰,承载着皇家的威严和奢华。其巨大的六十根金丝楠木柱,每根都足有金砖铺地的二千三百平方米重檐庑殿顶的支撑,彰显着皇家气派。


尽管岁月洗礼,祾恩殿依然保留着金丝楠木的华贵,每一块木料都弥足珍贵,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这里的文物发掘,如圣号碑上的朱漆文字,诉说着朱棣时代的故事,为明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历史的抉择与遗憾


然而,1955年,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提议挖掘长陵,但因技术限制和对文物保护的担忧,定陵的挖掘成为一场悲剧。尽管如此,对历史的渴望并未消减,长陵的发掘申请一次次被搁置,这既是保护,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透过长陵的遗迹,我们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深沉与沧桑,每一次回望,都是对那段辉煌岁月的致敬。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藏着一个王朝的故事,等待着细心的探寻者去解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