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价值有哪些意义及管理要求(2)

如题所述

顾客价值的理论模型
1. 让渡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从顾客让渡价值和顾客满意的角度来阐释顾客价值。他认为,顾客倾向于从那些他们认为能提供最高认知价值的公司购买产品。顾客让渡价值是指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间的差额。总顾客价值涉及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而总顾客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顾客追求价值最大化,希望在购买产品时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2. 价值模型
Jeanke、Ron和Onno的模型从供应商和顾客两个角度描述了价值从模糊概念到市场上具体产品的过程。供应商基于感觉到的顾客需求和企业自身的战略、能力和资源,形成“想提供的价值”的概念。由于企业条件或产品开发与市场脱节等原因,企业以“想提供的价值”为基础,设计出以具体产品或服务为载体的“设计价值”,两者之间存在“设计差距”。顾客从自身角度出发,希望获得“想要得到的价值”。由于社会环境、科技发展程度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市场上提供的产品不可能与顾客想得到的价值完全吻合,因此存在“折衷差距”和顾客的“期望价值”。由于供应商与顾客之间存在对顾客需求的不对称信息,或是企业在顾客需求调查过程中过多地掺杂了企业自身的思想,对顾客需求的分析未必客观准确,所以“想提供的价值”与顾客“想得到的价值”之间存在“信息差距”。顾客的主观性价值感知导致“期望价值”与设计价值之间出现“感知差距”。当顾客使用产品后,所“得到的价值”与期望价值之间的差距为“满意差距”。通过缩小各个差距,企业可以提供真正为顾客所需的价值。
3. Woodruff
Woodruff(1997)的顾客价值层次模型回答了顾客如何感知企业所提供的价值的问题。该模型提出,顾客以途径-目标的方式形成期望价值。在最底层往上看,在购买和使用某一具体产品时,顾客将考虑产品的具体属性和属性效能以及这些属性对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顾客还会根据这些结果对顾客目标的实现能力形成期望。从最高层向下看,顾客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来确定产品在使用情景下各结果的权重。同时,该模型强调了使用情景在顾客价值评价中的关键作用。当使用情景发生变化时,产品属性、结果和目标间的联系都会发生变化。该层次模型还提出,顾客通过对每一层次上产品使用前的期望价值和使用后的实受价值的对比,会导致每一个层面上的满意感觉。因此,顾客对于产品属性、属性效能、使用结果和目标意图的达成度都会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4. Weingand
Weingand在图书馆的实证研究中将顾客价值划分为四个层次:基本的价值、期望的价值、需求的价值和未预期的价值,各个层次都对应不同的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的研究方向
1. 理论研究
学术界对顾客价值的定义尚不统一,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需要研究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顾客忠诚、顾客保持等概念之间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购物方式,顾客消费行为、顾客价值与传统购物背景下不同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市场竞争加剧,需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顾客价值的感知是否有所影响。
2. 时间维度研究
需要对顾客价值动态性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不仅仅是顾客期望价值动态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采取跟踪顾客的方式来获取相关数据。在样本方面,要突破一个行业的局限性,使结果更具代表性。
3. 理论应用研究
需要进一步将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包括基于顾客的组织结构变革以及顾客价值的衡量对企业区分顾客的帮助等。
顾客价值的研究现状
1. 顾客价值概念界定角度研究
顾客价值概念主要探讨如何衡量价值。学者们从衡量角度定义顾客价值,如Jakson(1985)、Morris(1994)、Higgins(1998)、Andemon、Narus(1998)、Kotler(1994)等。Jakson(1985)最早提出价值的定义,即价值是感知利益与价格之间的比率。Morris(1994)认为价值是顾客感知到的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函数。Kotler(1994)提出顾客让渡价值是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之差。除了从衡量角度定义顾客价值,其他学者还从顾客感知与评价角度给出不同定义。Zei~aml(1988)提出顾客感知价值是对顾客感知到的所得和感知到的所失基础上形成的对产品效用的总体评价。Monroe(1990)认为顾客感知价值代表的是顾客从交易中获得的质量或利益与他付出的成本之间的权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