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写作背景简短

如题所述

《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写作背景如下: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建中元年深秋或初冬,李益到灵武,依附朔方节度使崔宁,在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写下了《夜上受降城闻笛》。

相关内容:

一、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夜征⼈尽望乡。

二、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三、注释

1、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2、回乐烽: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3、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4、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四、写作特色

诗歌语言优美,节奏平缓,极富画面感。前两句写景,第三句写声,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却用想象中的画面间接抒情,言已尽而意无穷,简洁空灵,意境浑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