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学者,大臣杨士奇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首先杨士奇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在三杨中,杨士奇也以“学行”见长。其先后主修了《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

其次杨士奇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当时广东不正是徐奇赠送当地特产给内廷的官员,许多的官员都得到了徐奇的礼品。当时有人将这份名单呈报给了明成祖,明成祖发现上面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便召见询问。杨士奇说:“徐奇当时奔赴广东的时候,群臣作诗文赠行,当时恰逢我得病未有参与,所以唯独没有我的名字。如果我当时无病,是否有我的名字也未知。况且赠礼都是小东西,应当没有其他意思。”明成祖于是命令烧毁了那份名单。

另外三杨之一的杨荣与杨士奇政见不合多有摩擦,但杨士奇也多方包容,甚至在皇帝面前为杨荣说话。杨荣得知后也十分的感动,这也为明朝的政治清明和睦打下了基础。

杨士奇在主张轻徭薄赋,任用贤能,皇帝有不贤的举动也会及时制止。明仁宗曾对杨士奇道:“吕震每次误我,如果不是你等人的进言,我早追悔莫及了。”

可以说仁宣之治是离不开杨士奇等人的功劳的。

杨士奇内阁首辅,历事四帝,辅佐君王40多年。有生之年他没有回乡建造威风八面的府第,只是在死后留下了一座坟墓。死后,赠太师,谥文贞。

博古守正,杨土奇,一手缔造了明朝的仁宣盛世。从建文朝进入仕途经永乐,仁宋,宣宗四朝从政,屡立功勋。在明朝二百多年的 历史 上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幼年的杨土奇历经生活的磨难,父亲早亡。为了生活随母改嫁罗姓人家。杨土奇幼年的一件事,深深地打动了罗姓继父。在土奇八岁那年,是个祭祀的节日,罗氏家族集体祭祀祖先。小土奇看到后,想起自已的父亲,而罗氏柌堂怎会有父亲的牌位。土奇很想也祭拜自己的父亲。但又怕罗家人不高兴,就躲到一个角落里用土块做牌位,然后恭恭敬敬地向父亲跪拜。这个在孩子眼里神秘的行动,被罗姓继父看在眼里。从此继父对杨土奇另眼相看,重视程度高于自已的亲生子女。让杨土奇能够得到很好学习机会。后来罗姓继父由于得罪官府被下狱。土奇和母亲的生活又陷入困境,曲折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

建文登基杨土奇因才学优秀被骋为编修,从此走上仕途。永乐朝,太子朱高炽与朱高熙的储位之争显出了杨土奇的老练,足智多谋的手段。太子朱高炽也由于有杨土奇这样的人才的支持而得以保住了储君之位。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从而开启了 历史 上有名的仁宣盛世的序幕。

杨土奇,也因能力出众足智多谋且忠正廉明得以仁宣两朝的首辅大学土。善终!

杨士奇的确是明朝最著名的学者和大臣之一,如果没有他,朱高炽就不是后来的明仁宗皇帝了。

杨士奇是大明四朝元老,他大权在握风光无限,可谁知道年轻时候的杨士奇又经历了多少苦难呢?

杨士奇出生在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当他还只是给一岁婴幼儿的时候,父亲就在战乱中去世了。杨士奇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找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她选择改嫁给了一个叫罗性的小官员。

杨士奇的母亲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在战火连天的年代依然不忘让儿子读书,杨士奇本身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五岁就能背诵《大学》。

杨士奇的继父虽然是一个官员,而且还是当时有名的名士。但是此人性格孤傲,看不起人。杨士奇随目前改嫁到罗性家里后,自然不会给这个外姓孩子好脸色看。

能给杨士奇一口饭吃,有书读就不错了,但即便是这样,杨士奇也必须付出代价,那就是他必须改姓罗。这种事情在我们看来似乎很正常,但杨士奇可不会这样想。

虽然杨士奇小心翼翼的在继父家生活,但他依然不忘自己的生父。在杨士奇八岁的时候,罗性一家都去祭祀先祖,杨士奇也想祭祀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是他偷偷地用石块和泥土堆积了一个所谓的神位,然后无比虔诚的给亡父跪拜祭祀。

杨士奇的这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被继父发现了,罗性不仅没有因此事责怪杨士奇,还对这个年仅八岁的“儿子”刮目相看。

罗性认为杨士奇才八岁就懂得忍辱负重还不忘根本,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觉得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所以罗性开始重点培养杨士奇,并让杨士奇继续跟着他的生父姓杨。

只可惜罗性在一年后就被贬官流放,杨士奇家境依然贫困,他不得不在15岁的时候就去给人当私塾老师。虽然当时的教书先生并没有多少工资,但至少可以补贴家用,还可以学习提高自己。

杨士奇自己已经够贫困潦倒了,他还把自己一半的工资分给另外一个比自己更穷困的朋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仗义的人啊。

杨士奇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就应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人可以贫穷,但不可以志短。

杨士奇爱读书,而且极有天赋,他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书呆子。杨士奇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当上了一个训导的小官,可惜在工作中不慎将官印给弄丢了。这在当时可是大罪,有可能会坐牢的,杨士奇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上报,而是弃官而逃,因为他还有满腔抱负没有实现。(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的过错,所以当时的朝廷不可能花太多心思去抓捕他。)

杨士奇继续流亡教书谋生和学习,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建文帝要召集儒生编撰《太祖实录》,杨士奇饱读史书,文学功底非常扎实,他被保举提升为编撰官员。

《太祖实录》的主编方孝孺非常重视杨士奇,多次在工作中提拔这位年轻人。永乐皇帝朱棣即位后,杨士奇和解缙一起成为了明朝的首任内阁重臣。

杨士奇在面对太子纷争的时候非常聪明,他既拥护朱高炽又不张扬,是心机和城府很深的人。杨士奇的为官之道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

杨士奇擅权谋,他不做阳奉阴违的两面派,也不棱角分明得罪人,他只在最关键的时候出手体现自己的价值。正是因为杨士奇在朱棣去世的时候拼出老命给朱高炽通风报信,这才让朱高炽顺利登上皇位。

杨士奇是古时文人学习的楷模,著作出许多文学作品,他为官刚正不阿体恤百姓生活疾苦。

但杨士奇在教 育儿 子方面可能就有所欠缺了,他的大儿子杨稷是一个骄横残暴之人,因杀人被告,以至于影响到了杨士奇的一世英名。虽然明英宗没有惩处和责怪杨士奇,杨士奇感恩戴德之余也最终因儿子之事忧虑而死。

杨士奇在明朝 历史 上地位非凡,他入内阁四十三年,居首辅十多年,明朝的“仁宣之治”他功不可没。

具体到杨士奇是一个怎样的人,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一、为人宽厚,乐于助友。

杨士奇早年家境贫寒,为了生计,十五岁开始就开塾授童。尽管自己生活得很艰辛,但在得知朋友无力奉养母亲时,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一半学生让给了这位朋友。

入朝为官后,对同僚偶有之小错,杨士奇也多为其掩饰。

二、为政有方,公私分明。

杨士奇对上举止恭敬,适度退让。别人编修的《太祖实录》朱棣不满意,杨士奇担任总裁后,进行了大量删改终获通过。

在朱高炽为太子时,杨士奇尽心辅佐。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他积极建言献策,辅助朱高炽行仁政,发展生产,改善百姓生活。

仁宗之后,他又积极辅佐宣宗朱瞻基。

在仁、宣二帝和杨士奇等大臣的鼎力辅助下,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大好局面。

杨士奇在家中从不谈论公事,至亲好友也不得参与机密,可谓是公私分明。

三、宽厚失度,教子无方。

宽厚是优点,但凡事要有度,过则成缺点。

宣宗去世后,年仅九岁的英宗即位,主持朝政的杨士奇等人为国家的平稳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遗憾的是,他们未能及时遏制住有乱政迹象的太监王振,对后来的“土木之变”负有一定的责任。

他没能及时遏制王振的原因除了其本性宽厚外,还与其教子无方,一味偏袒纵容,致使长子杨稷横行乡里、作恶多端有关。自己的家人如此,怎么好意思去指责他人呢!

最后给大家送个彩蛋。杨士奇与妓女逗乐的——当时官场有个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均以大学士辅政。三杨也学着风流名士,逛妓院啥的,但老阴着脸作忧国忧民状,叫人看着不爽。有人问一个名叫齐雅秀的小妓:能逗三位阁老笑一笑吗?齐雅秀说,放心,我能一进门就能让他们笑。后来遇到召唤,齐雅秀故意来迟。三杨问她何故来迟。她捣了一句:在家看《列女传》。三杨这下憋不住,笑喷中。说:母狗无礼!齐雅秀说:我是母狗,三位老爹就是公侯——公猴了。

好玩儿吧?古代做妓,除了琴棋书画,脱口秀之类的也得有的。另外,三杨一块儿嫖娼,多好的交情与人品呀!

杨士奇是一代贤臣,他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内阁首辅(21年),大明的“仁宣盛世”有他的一份功劳。他学问水平很高,先后担任过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的老师。

同时,杨士奇在古代名臣榜里又是一个平实的“普通人”。因为作为帝王师,他的学问不如刘伯温、宋濂、方孝孺等人;论治国之术,他几乎没有什么独到的创见。

但他先后服务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四代皇帝,且不管这四代皇帝能力怎样,性格如何,他都能获得皇帝始终如一的信任。这是杨士奇的人生大智慧,值得我们今天学习。

淡定从容、低调公允的人生态度

杨士奇是个苦命的孩子。出生于元末战乱年代,1岁丧父,跟随母亲改嫁,小时候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没几年,继父获罪,杨士奇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苦的他,15岁就开始教小孩子识字,赚钱养家。

由于母亲出身儒学世家,对杨士奇的教育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杨士奇自幼就勤奋好学。

做私塾先生对于杨士奇来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不仅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能在授课之余,继续研究学问,除了日子过得清苦了些。不过从杨士奇早期的诗作中可以看出,贫困的日子并没有暗淡他的志趣,反而乐得清贫,淡泊。

也是在这期间,杨士奇漂泊于湖南湖北,深入 社会 生活,目睹民生百态,对经世致用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感悟。

有才华的人总会遇到展示的机会。太祖驾崩后,建文帝广招天下儒生入翰林院为太祖编写《明太祖实录》,杨士奇经人推荐入选,并在翰林院的策论考试中拿了第一名。当时的吏部尚书张紞忍不住称赞,“此非经生言也”。于是,杨士奇被破格录取,留在翰林院做编纂官,从此正式踏入仕途。

真正让杨士奇的人生发生改变的是建文四年,他碰到了朱棣。刚刚登基的朱棣急需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像杨士奇这种没有背景,不站队又有学问人,正是朱棣喜欢的。于是,提拔杨士奇就成了首批内阁成员。不久,杨士奇又入仕东宫,担任东宫讲官,成了太子的老师。

从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旦夕之间成为太子的老师,皇帝近臣,这种骤然显贵,换做普通人,难免得意忘形。但杨士奇没有,淡泊从容的心性早已经融入骨血,熟读 历史 的他更加明白荣辱只在帝王一念之间,所以杨士奇为官非常谨慎、低调。

他从不在外人面前吹嘘夸耀,卖弄学问,回家也从不谈论公事,即使跟最亲的人也不讲。他的生活条件也依旧保持着朴素平凡,杨士奇住在偏僻荒凉的南京城西,距离他的工作单位——皇宫,有十几里路。

有一次,广东布政使徐奇置办了一批岭南的土特产,送给京城各衙门的高官,被有心人举报行贿。朱棣拿到受贿人名单时,发现没有杨士奇的名字,就询问杨士奇原因。

杨士奇回答说,“徐奇当时赴广东就任的时候,群臣作诗文赠行,刚好我生病未能前往,所以才没有给我礼物。如果我当时无病,说不定就有我的名字了。徐奇只是赠礼答谢同僚之谊,况且土特产都是些小东西,不值什么钱,应当没有别的意思。“朱棣听后,就把收礼人的名单烧毁了。

天子近臣,一句话能活人,一句话也能死人。但凡杨士奇有丝毫夸耀自己清廉的意思,就把收礼的同僚摆在了受贿的对立面上。以朱棣的脾气,可能这些人就丢官罢职了。

这种低调公允的态度不仅让杨士奇获得不错的人缘,也赢得了朱棣的信任,尽管当时的朝臣中,比杨士奇才能突出的人很多,但像杨士奇这样稳重不张扬的人却很少。

通达人心的过人能力

杨士奇早年在 社会 摸爬滚打的经历还练就了他通达人心的本事。也因此两次帮助太子朱高炽挽回帝心、扳倒汉王朱高煦。

永乐九年,朱棣第一次北巡回京,检查太子监国期间的政务,找茬般的对太子颁布的很多政令都做出了修改。这无疑是对太子能力的否定,也大大打击了太子的威信。当时大理寺丞耿通就直言进谏维护太子,惹得朱棣勃然大怒。

朱棣对太子的无端发难,其实是担心他不在朝的时日里,太子慢慢积攒势力,他不希望有一天太子实力壮大到足以对抗自己。所以相比于太子的威信,更重要的是应该让朱棣放心,不再怀疑太子。

杨士奇准确抓住了朱棣的心态,当朱棣向杨士奇询问太子监国期间的表现时,先给朱棣吃了一颗定心丸,称太子非常孝敬。一个孝子是绝对不会忤逆父亲的,但是监国表现怎么能用孝敬来形容呢?

杨士奇紧接着慢条斯理的补充道,“太子天资高,有过错必知,然后必改。其存有爱人之心,绝对不会辜负陛下重托。”不仅替太子解开了怀疑,还顺便夸了太子一波。朱棣听了很满意。

好景不长,帝王心性变幻莫测,又有汉王朱高煦从旁挑拨诬陷。朱棣第二次北巡返京时,因太子迎驾迟缓,朱棣再次发脾气,将东宫属官全部问罪下狱。问道杨士奇时,杨士奇再次强调,“太子仍然和以前一样孝敬。凡是这些迟迎的事情,都是臣等的罪过。”

对于汉王朱高煦的挑拨诬陷,太子以及东宫属官一直都没什么办法,因为朱棣很宠爱汉王,弹劾汉王的一些小毛病根本动摇不了汉王的地位,反而会遭到汉王疯狂的报复。

不过随着汉王夺嫡的野心越来越暴露,行为越来越出格,终于让朱棣有所察觉。

于是,朱棣找来杨士奇和蹇义询问实情,这是一次扳倒汉王的绝佳机会。

蹇义的回答是不知情。其实蹇义的想法很简单,他虽然忠于太子,但也担心一击不中可能带来的后果,没有最佳对策的时候,不能随便开口。

但杨士奇是一个出色的“心理专家”,既然朱棣已经对汉王朱高煦产生了怀疑,那就放大这个怀疑。

杨士奇出手了。

他说,“臣与蹇义都是侍奉东宫的,其他外人不敢对我俩谈论汉王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确是不知情。”

紧接着话锋一转:“但是皇帝两次派遣其就藩,都不肯赴任。现在知道陛下要迁都,马上就请留守南京。还是请陛下仔细想想他的本意。”

绝杀!暗示汉王朱高煦动机不纯,需要提防。

朱棣表面虽然平静,但内心已然波澜。接下来几天,朱棣迅速查清了朱高煦的阴谋,削了汉王的两个护卫,并把他赶到乐安去了。

知其不可而不为的人生哲学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太子朱高炽登基,是为明仁宗。

这一年,杨士奇已经59岁了。

做了二十年朱高炽的老师,屡次维护太子,早已成了朱高炽的主心骨,如今终于熬出了头,朱高炽加封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不久又晋少保、少傅,真正的位高权重。

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杨士奇等重臣一致认为应该停罢永乐年间下西洋、采办金银等耗费钱粮的大活动,让百姓轻徭薄赋,休 养生 息。

其实朱棣在位时的各项开拓之举,百姓早就不堪负重。只是无人能阻止朱棣,弄不好就被扔到大牢里留宿了。

当然,这不能称之为贪生怕死。儒家在为与不为的选择上有这样一句话,“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我们时常说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歌颂不惧困难的 探索 精神,但多半于事无补。所以“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的作风反而更加务实,不做不可为的事,积攒实力,去做可作为的事。

杨士奇就是这样的人。在朱棣在位时,杨士奇每次被召见,很少建言献策,更多的是维护太子;到了朱高炽在位时,他更多的参与到了国家大事的讨论中,观点明确,甚至愿意反复劝说进谏,给朱高炽泼冷水。

在杨士奇身上,可以看到坚持,同时也存在变通。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愿意信赖倚重杨士奇,那么杨士奇就愿意有所为,即便是已经花甲之年,病痛缠身。到了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对杨士奇尊重多与信任,倚重变少了,已经古稀之年的杨士奇更多的是完成先帝的嘱托,尽量有所为。在左右不了朱祁镇的时候,杨士奇就选择不强求。于是就有了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强行出兵麓川等行为。

可能会有一种观点会说杨士奇过于看重自己的得失,但成为一代贤臣之前,先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就难免有人性的弱点,不应过于苛责,毕竟谁还不是一个普通人。

“普通”的杨士奇一辈子都保持着人间清醒,才能不执念,不焦虑,看得透所以长寿。

正统九年三月十四日,杨士奇去世,享年七十九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总体上杨士奇是明朝的名相,是英宗时期辅政的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浦)之一,可是杨士奇是最特别的一个。



1. 杨士奇命运不好却 幸运的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得到了一点好运气。

杨士奇,江西人(明清江西人多出人才),一岁丧父,母亲改嫁,家境不好,但是他喜欢读书。后来做个县里小官也因为失职而成为逃犯,漂泊二十年以在乡间教书为生。按这个场景推演下去,杨士奇可能过一个极为平凡的一生。

可是命运之神垂青了他。建文帝时杨被人推举参与 太祖实录 编纂。后来太宗(成祖)时,杨士奇和黄淮等六人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六人里面居然四个江西人)这样 杨士奇成为明朝第一批以内阁大学生身份参与机要事务的人 。

假如杨士奇晚生几十年,明英宗以后惯例: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杨士奇不是进士,入阁成为宰辅就难上加难了。

返观另外两杨杨荣和杨溥都是进士出身,他俩放在明朝任何时期,政治生涯都会比杨士奇平顺的多。



2.杨士奇是明朝内阁任职时间最长的宰辅。

杨士奇在内阁任职达四十年之久,是明朝内阁任职最长的。光是担任内阁首辅就十几年,比张居正还长!当然,张居正生前就获得太师的名号,有明一代文官里面绝无仅有。

3.杨士奇政治生涯无污点。

明史杨士奇传用很大篇幅写杨士奇,没有一句负面评价。明史是清朝人完成,所以正面的描写比较可靠。

三杨是中国 历史 上极少有的宰辅能够在政治上真诚合作的例子,上一个例子可能要追到北宋的范仲淹和富弼。

杨士奇以一介布衣入相,历经五朝,被人称作西杨。一生之中慧眼识人为大明朝推荐提拔了很多人才。但他最不识的却是他的儿子,晚年名誉更是败坏在他儿子手里。他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作为父亲,他是一个失败者。

杨士奇最早只是个教书先生,他教书时就因为学识渊博,才华过人,被很多名人文士所赞誉。一直到35岁时经人推荐进入翰林院成了一个编纂官。但有才华的人在那都会放光,不久就被当时的吏部尚书所提拔。

后来发生了靖难之役,朱棣坐上皇位后就把他选入了内阁,之后更是选拔让他辅佐皇太子。后来虽因太子之争,几次被下狱,但都有惊无险,不久就被释放。这不得不说杨士奇的为官有其独到之处。

之后他还辅佐明仁宗和明宣宗开创了仁宣之治,而这个时期也被认为是明朝最好的时期,政治清明而开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而这些都离不开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的辅佐。在此期间杨士奇也为明朝推荐选拔了很多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于谦了。

但在他晚年时,他的儿子横行乡里,作恶多端,还霸道杀人,犯下了几宗命案。之后被人举报,朝中的对手就把矛头指向了他,他儿子之后也被缉拿归案。而当时的杨士奇已经有77岁,在如此情形下,只能以老疾辞官。第二年,他就因此事积郁成疾去世了。

杨士奇一生清明,晚年却因为他的儿子,使得这成为了他一生之中的污点,不得不说做官难,做个好父亲更难啊。

谢谢提问:杨士奇(1366——1444)江西吉安人。杨士奇是明初三杨之一,与杨荣,杨搏并称。历仕五朝,一直到明英宗正统年间才去世。

杨士奇早年丧父,其母改嫁罗性,于是杨士奇也改姓罗,后来杨士奇在祭祖过程中祭奠自己的父亲,罗性知道以后,对杨士奇大加赞赏。准许其恢复杨姓。建文时期,杨士奇经王叔英推荐入仕。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令杨士奇进入内阁,杨士奇在进入内阁后便被卷入了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的争斗之中,杨士奇也多次保护太子朱高炽,由此得罪朱高煦,多次被捕入狱。明成祖崩于北征蒙古的归途中,杨士奇立即秘密通知远在南京的太子朱高炽,使其抢先一步到达北京,登上帝位。由此开启了仁宣之治的序幕。

明宣宗驾崩以后,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开始宠信宦官王振。杨士奇无可奈何的看到了明帝国开始走向衰落。杨士奇开始以老病为由请求致仕。最终于1444年病逝,死后追赠太师。

小王解史,关注我,带您走进不一样的 历史

杨士奇他被称为数朝元老,主要是他是历经四朝(明成祖,仁宗,宣宗和英宗)的宰相重臣,非常德高望重,他称得上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政治家,尽心尽力辅佐皇帝施行一系列对天下百姓有益的政治以及经济举措,让明朝早期有数十年的大好局面。他是泰和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西泰和人。1399年,经王叔英的推荐,他被召入到翰林院担任编纂官,参加编修修撰《太祖实录》。能出现“仁宣之治”这样非常好的局面,杨士奇其实是有功的。他为人豁达,度量大,不记较私人私怨。官员同僚里有小过失的,经常为他遮掩。杨士奇对民间百姓疾苦非常了解,做宰相以后,他经常关心国家太平以及百姓生活情况,而且还敢于直言,提了不少好的意见。1426至1435年这几年间,即宣宗宣德年间,许多地方屡屡遭到水旱自然灾害,杨士奇除了好几次上书请求皇上下诏书体察民情,而且更挂念安抚百姓政策的落实。他与杨荣,杨溥合称为“三杨”,他们都曾先后在四朝担任职务,是明代贤良宰相。杨士奇他很爱才也很重视人才,任人唯贤,在他举荐的人当中,就有我们熟知的于谦,况钟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3
很大可能是个王八蛋,明朝除了一个海瑞一个王阳明,就臣子这块有几个人算是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