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

如题所述

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总是将它们孤立起来进行教授,所以导致大多数学生写起作文来愁眉苦脸,难以动笔或语言生涩。而每一单元才进行一次的作文训练,学生因为练笔次数少,很容易产生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下面就从“以读促写,仿写结合”的角度,浅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写结合的一些思路及做法: 一、多作积累 夯实基础 多多积累,夯实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有丰富语言积累的认识,通过语文学习从而具有较丰富的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让学生明白: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鉴赏及仿写是积累语言的基本方法。教学课文时,我提倡学生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拿来为我所用。每篇课文学完之后,我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还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要求学生背诵积累,初步学习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美的词句,深邃的思想,精警的智慧化为自己的血肉,才能迁移运用,随心所欲,才能呼之欲出,挥洒自如。例如:学了《桂林山水》后,让学生以《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美丽的家乡》等为题,选写一篇赞美家乡的文章,并要求学生写作时,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及优美的词语。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平时督促学生诵读优秀诗文,阅读儿童读物,等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逐步培养学生养成随手摘录、写心得体会、记日记的好习惯,这些素材的积累,为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同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搜集写作方法,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到一个片段,甚至一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学生在将来的作文中都可将其内化,为自己所用,巩固、提高写作能力。 二、学会仿写 掌握技能 学会仿写,掌握技能。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不能模仿,理由是模仿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老师不要怕学生模仿,而是要教会学生模仿,并在模仿的过程中提高、发展、创造、再创造。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以范例的章法为章法,依章循法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通过对范例进行分析、理解和仿写,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思想脉络和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学会仿写,掌握技能,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多多练笔 获得提升 多读多练,获得提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通过练笔的方式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比如每周一篇的作文,可以改为两篇。这第二篇作文学生自由来命题,写对一件事的感受、看法均可,均要求当堂完成。同时要求每天一篇日记;每学完一篇课文做一次片段小练笔等等。由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仿写结合,既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31
关于“读写结合”的由来,
1924
年黎锦熙提出的“作文与读法
教学联络”思想,应该是使用“读写结合”这一概念的开始。明确地
提出“读写结合”则是
1927
年老解放区开始实行的“读写结合”作
文训练序列,强调“读什么写什么”
。之后,读写结合不胫而走,成
为语文教学中的共识。

如今这么些年过去了,今天我们依然把“读写结合”作为课题来
研究,
这说明我们的读写还没有真正结合,
或者说还没有达到我们想
要的境界,但可喜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有“读写结合”的
理念,
“读写结合”思想,
“读写结合”的追求。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读写结合应达到怎样的境界呢?

我认为“读写结合”讲究的是“读”与“写”的互相迁移、同步
发展,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形式有扩写、缩写、续写、补写、改写、
仿写、反写等,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1
扩写

我让学生进行扩写的内容往往是每册教科书中的古诗部
分,在学完古诗后,学生已大体了解内容,但文中的景色、故事并不
完整,这时就是学生展开想象,让手中的笔肆意飞扬的过程,还有一
种扩写的途径就是教师把与本班同级的优秀作文进行缩写,
以作文要
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扩写,这样,范文既是原文,有时还会给你一个
超出原文的惊喜呢!

2
缩写

其实在小学阶段,
我们教师不用要求缩写,
学生已经缩

2
写了,学生的作文老是写不具体呀,我们就怕学生作文缩写,所以,
我认为小学阶段的缩写我们完全理解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
章的主要内容我们非常熟悉,
这也是课程标准对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硬
性要求,但我们有没有把“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为一个预习要求
或者一个作业让学生写一写呢?

3
续写

这一形式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体现还是很明显的,
像三年
级的课文
<<
小摄影师
.>>
在课后题中就提出了续写的要求。小摄影师
有没有回来呢?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4
补写

补写的对口内容就是文章简要叙述部分,
为后文做铺垫
部分,几句话带过的部分,
即留给学生想象空间的空白部分。这里低
年级与高年级还是有所区分的,
比如,
这两天我们学校进行第二轮的
听课议课活动,其中有一节讲的是《窗前的气球》
,教师就设计了一
个小练笔:同学们好久没见科里亚了,有好多话要对他说,那同学们
会对科里亚说什么呀,学生答得五花八门,但个个又在情在理,老师
简要总结后,
让学生进行练笔,
有的学生简单介绍最近班里发生的事,
有的问科里亚这种传染病有什么症状,并猜想病房与家里的不同等
等,
学生进行了有效练笔。
也就是说低年级的读写结合要求可放的更
低一些,
哪怕几句话对学生的书写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那对于高年级
相对要求就高了些,比如六年级课文《穷人
>>,
有一位老师就设计了
这样一个课下练笔作业:渔夫说: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
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
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3
提示:渔夫的网是怎样破的,天气怎样糟糕,他会遇到怎样的倒霉事
情,
又怎样死里逃生的,请展开想象,
以《渔夫海上历险记
>>
为题进
行练笔。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好的练笔机会。

5
改写

在小学阶段改写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对比句子的表达效
果,但我在教学中也曾尝试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让学生改写,比如,这
两天我们刚刚学过的
《学会看病》
这篇课文,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
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
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
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母亲的这种方式
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
往往都是妈妈领着孩子去看病,
学完这篇课文
后,
我让学生也写一篇去看病的作文,
要求是一定写自己的看病经过,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学生都有看病的经历,自然有啥可写,但不
同的是通过阅读这篇《学会看病》
,在学生作文中体现的是孩子了解
了看病的经过,
有信心在妈妈不陪同的情况下自己到卫生室看病,

别说上周日我到卫生室拿点感冒药,
还真碰到我班一个学生自己到卫
生室去打针。我甚感欣慰。

6
仿写

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应该算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
方式了。首先从仿写句子开始,再就是仿写典型段落,到仿写好文章
的写作结构、
顺序或方法等,
这些对于语文老师老说算是老生常谈了,
我要说得是教参中、
某些资料中没有的,
而是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
学习情况,
在钻研教材时设计的仿写内容,
这样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
最有效的。我称之为“对症下药”式仿写。比如,我发现学生在运用
语言描写时,方式呆板,一般的格式就是谁谁说什么谁谁说什么,在

4
备教材时,
我就特别注重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
言描写的灵活性,比如,在本学期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
5

6

7
自然段是父子二人的对话部分,

在理解了对话内容后,我让学
生再读这部分,
看看这部分对话在结构上、
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
一会儿就有学生说:
我发现一个人说的话可以独立成段,
其他同学都
啧啧称是,
我表扬她学到了一个让作文变多的技巧,
我让学生再读一
读还可以学到什么技巧。学生的发现越来越多,我借机告诉学生,人
物说的话可以一句话独立成段,
当你有很多话要说时,
提示语一定要
变化位置,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是一大段,中间可以穿插提示语,分成
几个说话句,提示语可以是说话的动作,也可以是表情。给学生总结
完后,就让学生仿写这样的一组对话,效果非常好

7

反写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觉得还是有难度的,
但在不断尝试中,
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珍珠鸟》一课,在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
文、
识字学词、
理清层次和感受意蕴后,
可引领学生顺流而下,

“我
的主人冯骥才”为题,从珍珠鸟的角度来反写感受,用角色转换上的
“反写”深化了“读”的感受,又生成了新的“读物”
-------
学生的
练笔作品。

以上汇报的“读写结合”的方法,都遵循了以阅读为基础,再
侧重读时促写、写时促读,使读写一体,体现语文生命。我想“读写
结合”是作为语文教育者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将会越聊,走的
越远,而语文教育者们将会越聊,境界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