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省份债务详解:谁借钱最多,谁还钱压力最大?

如题所述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期,中国国债协会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1)》对31个省份截至2020年6月的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将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定为4.73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1.65万亿元,这不仅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扩大,还使得债务期限变得更加长期化。
到2020年,地方债券已经超越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成为中国债券市场最大的债券品种。各省份的地方债务存量与经济总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截至2020年6月,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三的省份——江苏、山东、广东,同时也是地方债务存量最多的省份。
在较短的时间内,江苏省的发债规模达到2458亿元,接近2019年全年的水平;广东省的发债规模更是达到2812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并超越山东和江苏,位居全国第一。
尽管地方债务整体大幅增长,但湖南、贵州和辽宁的发债情况却出现了下滑。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中,发债速度却在加快。例如,云南省同期发债规模达到1376亿元,增长超过一倍;福建、内蒙古、吉林和西藏的增长也超过了50%。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各省份地方债务的投资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广东省新增的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中有1108亿元投向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占比达到37.90%;其次是生态环保项目,占比为31.13%;江苏省的项目收益专项债券资金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项目。
地方债务的增长虽然可以推动投资扩张,但同时也可能增加城市债务风险。到2020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25.66万亿元,负债率较2019年上升了近4个百分点。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项目的抗压能力较弱,难以保证收益平衡,这可能导致偿债风险。
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地方债务的“红线”通常是负债率不超过60%,债务率不超过80%至120%。中国的债务率红线标准是不超过100%,即地方债务余额不应超过地方综合财力水平。然而,《报告》显示,在负债率方面,只有青海省超过了60%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GDP水平较低;在债务率方面,有9个省份超过了100%的临界值,这意味着这些省份已经超过了整体风险警戒线。这9个省份的共同特点是财政平衡率明显偏低,普遍低于50%,青海省甚至不到20%。全国范围内,只有8个省份的财政平衡率超过了5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