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宋朝的“重文轻武”,这到底是统治阶级还是文化的选择呢?为什么呢?

如题所述

宋太祖陈桥事变,黄袍加身,自己获得的皇位本来就来路不正,所以赵匡胤对武人非常防范。他过去利用兵权黄袍加身,别人当然也可以如法炮制,将他推翻,所以如何让武人没了依仗非常重要!

五代十国脱胎于藩镇割据,那是个骄兵悍将的嘉年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

在五代十国中兵骄则逐帅,将强则叛上,黄袍加身其实也不是仅仅发生在赵匡胤那里,郭威也曾经黄袍加身过,后郭威无后,传位于柴荣!赵匡胤就是在柴荣死后黄袍加身的!

历史上对赵匡胤黄袍加身到底是出于本意还是被骄兵悍将硬扛上皇位众说纷纭。封建社会最大的功劳就是从龙之功,就算赵匡胤没有篡位之心,主弱臣疑,保不齐其他的兵将不会有这种心思!

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和平的结束了武将的蜜月期,自此士大夫在宋朝大放异彩!士大夫为了巩固地位不遗余力的弱化武将的地位,文彦博诋毁狄青的时候皇帝称狄青是个忠臣,文彦博回答难道太祖当时不是忠臣?

所以武将在宋朝多受擎肘,因为假使这个武将是忠臣,那他的手下呢?谁能保证他的手下都是忠臣?此题无解!假如一个武将在睡梦中被黄袍加身了,他该如何自处?无论如何这个武将没有回头路了!

所以在宋朝经常发生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经常有一个文职官员对一个高几级的武将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好水川之战中张元辅助元昊大败韩琦等人率领的宋军,宋军仅阵亡就高达七万多人,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西夏军师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统治者弱化武将,那几人愿意为武将?狄青为武将,家里人一直反对!士大夫位居高位,自然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然后金瓯缺,靖康耻。。最后崖山跳海,国祚沦陷胡人之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宋朝的重文轻武,这更多的其实是统治者的选择,因为赵匡胤本就是武将出生,由于自己就是“黄袍加身”而夺取的后周天下。因此,赵匡胤十分惧怕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第2个回答  2020-10-16
统治阶级。有了统治阶级的支持和偏重,想考取功名的人自然会以他们的标准去改变自身的优势。
第3个回答  2020-10-16
主要还是文化的选择。所有朝代的发展以及所有制度的产生都是在一定的规律下进行的。因此,宋朝重文轻武本质上还是文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