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葱”和“大洋葱”的营养价值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它和洋葱的药用及保健作用很相似
发散风寒
  因为其鳞茎和叶子含有一种称为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具有辛简辣味,这种物质能抗寒,抵御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杀菌作用[1]营养丰富 。气味辛辣。能刺激胃、肠及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且不含脂肪,其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积内停等症。
降血压
  它是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植物,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会产生降血压、能减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作用。对抗人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的作用,又能促进钠盐的排泄,从而使血压下降,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人都有保健作用。 提神它能帮助细胞更好地利用葡萄糖,同时降低血糖,供给脑细胞热能,是糖尿病、神志萎顿患者的食疗佳蔬 它还具有降血糖作用,因其中含有与降血糖药甲磺丁脉相似的有机物,并在人体内能生成具有强力利尿作用的皮苦素。糖尿病患者每餐食25~50克能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和利尿的作用。 小毛葱中含糖、蛋白质及各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机体代谢起一定作用,较好地调节神经,增长记忆,其挥发成分亦有较强的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促进吸收等功能。所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蒜氨酸等,也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从而可起到防止血管硬化作用。 小毛葱性温,味辛甘。有祛痰、利尿、健胃润肠、解毒杀虫等功能。可治肠炎、虫积腹痛、赤白带下等病症。其所含前列腺素A,具有明显降压作用,所含甲磺丁脲类似物质有一定降血糖功效。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脂升高,可防止和治疗动脉硬化症。其提取物还具有杀菌作用,可提高胃肠道张力、增加消化道分泌作用。其含有一种肽物质,可减少癌的发生率。
对抗哮喘
  含有至少三种抗发炎的天然化学物质,可以治疗哮喘。由于其可以抑制组胺的活动,而组胺正是一种会引起哮喘过敏症状的化学物质;其可以使哮喘的发作机率降低一半左右。[2]
治疗糖尿病
  医学也证明其确实能够降血糖;而且不论生食或熟食,都同样有效果。小毛葱里有一种抗糖尿病的化合物,类似常用的口服降血糖剂甲磺丁胺,具有刺激胰岛素合成及释放的作用。
其他疗效
  其妙用还不止上述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它和生姜等具有的特殊气味还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取其适量,洗净,捣烂,置于小瓶内盖好,睡前稍开盖,闻其气味,10分钟内即可入睡,它特有的刺激成分,会发挥镇静神经、诱人入眠的神奇功效。一般在使用10天至一个月后,睡眠就会明显改善。如果鼻塞,以一片毛葱抵住鼻孔,洋葱的刺激气味,会促使鼻子瞬间畅通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4
毛葱,是中国东北黑龙江地区的习惯叫法,其学名为"分蘖葱头"。分蘖葱头是洋葱的一个品种。其特点是能够分蘖,通常不结种子。每一分蘖基部能形成鳞茎,用分蘖的小鳞茎繁殖。适宜黑土地生长,毛葱的生育期为58天,不怕冻,每年的4月份栽植,出叶后根部呈6~14个葱头,属高产作物、在黑龙江中北部地区广泛种植。当田间有2/3植株叶片变黄,并开始倒伏,鳞茎外层鳞片变干时,就要进行采收。采收一般于7月上旬雨季到来之前进行,以免毛葱淋雨,便于贮藏。
向左转|向右转
毛葱
洋葱,别称:球葱、圆葱、葱头等。为百合科,葱属,洋葱种。根据其皮色可分为白皮、黄皮和红皮三种。
(1)红皮洋葱。葱头外表紫红色,鳞片肉质稍带红色,扁球形或圆球形,直径8~10cm。耐贮藏、运输,休眠期较短,萌芽较早,表现为早熟至中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中国华东各地普遍栽培。
(2)黄皮洋葱。葱头黄铜色至淡黄色,鳞片肉质,微黄而柔软,组织细密,辣味较浓。扁圆形,直径6~8cm。较耐贮存、运输,早熟至中熟。产量比红皮种低,品质较好,可作脱水加工用。
(3)白皮洋葱。葱头白色,鳞片肉质,白色,扁圆球形,有的则为高圆形和纺锤形,直径5~6cm。品质优良,适于作脱水加工的原料或罐头食品的配料。但产量较低,抗病较弱。在长江流域秋播过早,容易先期抽薹。代表品种有哈密白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