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玄佛合流与六家七宗

如题所述

两晋时老庄玄学盛行,清谈玄风大畅,为佛学的兴盛提供了契机。汉末支谶传入的大乘般若学以假有本无(性空)来论证发挥“一切皆空”的思想,既适应了当时民众朝不保夕、普遍关注个人生死祸福的精神需要,也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谈无说有的老庄玄学有相契合之处,故与玄学合流而蔚为一代显学,出现了盛行一时的“玄佛合流”思潮。当时的佛教般若学者,往往也是清谈人物,他们兼通内外之学,尤其熟悉老庄玄学。

僧人的立身行事,言谈风姿,皆酷似清谈之流。如活动于江浙一带的著名僧人支遁,不仅以般若“即色义”来贯通禅法,而且引般若佛学发挥庄子逍遥义,从而为当时的清谈名士所推崇。名僧名士,志趣相投,风好相同,在客观上推动了佛教依附于玄学,使其得以大兴。从理论的内在逻辑来看,佛教般若学与玄学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佛教本无宗与玄学贵无论都以“无”为世界之本,从本无宗中分化出来的本无异宗的宇宙生成论观点,也和贵无论的“无中生有论”相似;心无宗在客观上承认诸法之存在,与玄学崇有论对“有”的强调相类;即色宗力图辩证地处理色空关系,而玄学中的独化论派也对有无、体用的关系加以辩证的分析。上述这些相似性并不是偶然的,它从理论上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佛教般若学在玄学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了众多学派,其中主要的就是所谓的“六家七宗”。“六家”指本无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后第一家本无宗分为本无和本无异二宗,故称“七宗”。关于六家七宗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综合史籍中的有关记载,大致情况如下:

1、 本无宗,代表人物道安。

本无之说认为“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 …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吉藏的《中观论疏》)道安借用传统的元气论来说明“无”并不是绝对的空无,不是无中生有之无,而是在“元化之先”、“众形之始”的一种廓然无形、无变化的状态;本无并不是说“虚豁之中能生万有”,而是说“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显然,道安的本无论收到了老庄玄学、特别是郭象思想的影响,有一些表述有将“空”或“无”实体化的倾向,打上了传统思想的烙印。但总体来看,对般若空义的理解还是比较符合佛教原义的,因而道安的本无论在当时被认为是般若学的正宗,也被称为“性空宗”。

2、本无异宗,代表人物竺法深与竺法汰等。

其观点,据吉藏的《中观论疏》记载是:“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即无在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这种观点把有与无割裂开来,以有无之无来解释空,主张无中生有;认为万物皆从无而生,将“无”实体化,带有明显的宇宙生成论色彩,这与般若学所言非有非无之空论显然相去甚远。

3、 即色宗,代表人物支道林。

其主要观点是:“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世说新语 . 文学篇》刘孝标注引支道林集《妙观章》)意思是说,色并不是靠自性而成其为有,所以是空。僧肇在《不真空论》中曾指出,这种观点“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即只讲到了万法不能独立自存,并以此来否定色之存在,却不懂得色本身就是非色的道理,因而才有“色复异空”这种把色与空对立起来的说法。

4、 识含宗,代表人物于法开。

这一派认为,世间万有虚假不实,犹如梦境,人们之所以执著为有,是由于心识的迷惑。也就是说,虚假的群有只存在于惑识之中,识含故空。就其把万法说成虚幻如梦而言,是符合般若空义的。但它对“心识”的肯定,却违背了“一切皆空”的思想。它认为,群有属于梦境;离开梦境,群有便不复存在,所以是空,这与《般若经》所要求的假有而观空也是不一致的。

5、幻化宗,代表人物道壹。

该宗对般若空义的理解是幻化故空,虽符合般若空义,但理解较为片面。般若的空应该是“一切法”空,即世谛法、真谛法皆如幻化。而幻化宗却只说“世谛法”如幻,并且肯定“心神犹真不空”,这种空论显然“空”得还不够彻底。

6、 心无宗,代表人物支愍度、竺法蕴和道恒等人。

该宗主张不执著于外物,但未说“心”外之物一定是“空”,“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这种观点把佛教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引向主观上的不起执心,无疑是对唯物主义作了让步,因而在当时曾被认为是“邪说”而遭到了其他般若学派的围攻。僧肇的《不真空论》批评这种观点是“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即只说到了心不为外物所动而没有认识到外物本身的虚假不实,无可执著。

7、缘会宗,代表人物于道邃。

吉藏《中观论疏》记载该宗对“空”的理解是:“明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故即无,称第一义谛。”缘会故空,这本是般若学的基本思想,但般若学强调的是缘起法本身的虚假性而不是缘起法的不存在。此说以事物之缘是“会”还是“散”来讲有无二谛,从“缘散”或“推拆”的角度论证“空”,忽视了事物本身即空,未能领悟到般若的“性空”或“体空”思想。

总而言之,六家七宗虽然从不同的侧面对佛教般若学的“空”义有所理解,却都未能准确而全面地加以把握。其较为普遍的倾向有二:一是割裂有和无,将有无对立起来,离开假有来谈空,不懂得从非有非无中把握空义;二是在否定万法的同时保留了对“心识”、“心神”的肯定。这显然是受到了传统思想中老庄玄学谈无说有的思想和灵魂不灭等宗教观念的影响。六家七宗在两晋时期的出现,既是传统思想特别是玄学影响的结果,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佛教徒对般若思想的探索和企图摆脱对玄学的依附而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的尝试。

玄佛合流思潮到了南北朝时,由于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促使南北佛教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南方佛教继承了东晋以来玄学化佛教的传统,偏重玄远的清谈与义理的探讨,在帝王的直接倡导下,讲论佛法成为时尚。因此,围绕着涅槃佛性义、真俗二谛义、神灭与神不灭等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般若三论等学说也十分流行。这反映了南方佛教虽然摆脱了魏晋佛教对于玄学的依附,走上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却深受魏晋以来清谈之风的影响。

相比之下,北朝佛教呈现出了另一种景象。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虽然也重视佛教,但他们大都崇尚武功,比较重视修福、修禅等实际的活动,例如建寺、度僧、凿石窟、造佛像等,对玄学清谈、空谈玄理不怎么感兴趣。因此,与南方佛教崇尚玄理相比,北方佛教更偏重修习实践,禅学、律学和净土信仰比较盛行,尤其重视禅观。南北佛教的不同特点和学风,给后人留下了风格迥异的文化遗产。南方涌现了《弘明集》、《高僧传》等诸多佛教著述,北方则出现了大量的石窟艺术珍品,如始凿于北魏的世界著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这些文化遗产,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

对于根器浅薄者,佛说做人的道理;

对于厌世者,佛说解脱生死的方法;

对于根器深厚而愿化世者,佛说自度度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