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距今记载的历史有多悠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3-09
汉中历代均属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不仅为古城增添了光彩,也在中华民族的史页中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依据现有的资料分析,名城建设发展主要有西汉、蜀汉、南宋、清代、近代五个重要时期。

  西汉时期的历史遗迹,主要有汉台、拜
将坛、饮马池;蜀汉时期的历史遗迹,主要有武侯墓、张良庙等;南宋时期的历史遗迹主要是古城址;清代、外籍客商在汉中修建了许多商业会馆,如两湖会馆、河南会馆、山西会馆等,并形成了许多制作销售的专家街巷,如碗铺街、丁字街、伞铺街等;另外,还有许多民居街巷、庭院,如窦家巷、山西会馆巷、康家花园、吴家花园、陈翰林庭院等,至今仍保留着传统风貌;近代,1927年,中共陕南特委在汉中成立,古汉台是陕南特委书记陈浅伦居住和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1932年冬,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路过汉中,召开了著名的小河口会议。

  1933年,经中共地下党员武志平和爱国人士杜斌丞先生的努力,红四方面军与国民党17路军在汉中山西会馆巷康家花园达成了“互不侵犯,共同反蒋”的协定,并建立了三条由汉中城通往川北红军总部的秘密红色交通线,现伞铺街禹王宫(7号)即为陕南红色交通线联络站旧址。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确定了非沦陷区的三个重点城市——昆明、重庆、汉中作为战略基地,以便统一布置指挥抗战。汉中当时又是第五战区行营所在地,李宗仁为汉中行营总司令,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川、陕、鄂区司令祝绍周就住在汉中。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等均在汉中有过活动。由于东北和华北相继被日军占领,高等学府纷纷南迁,在汉中组成了西北联合大学,促进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汉中市历史文物遗存丰富。1950年在城西南6公里处发现的龙岗遗址,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和具有旧石器时代中期特点的古人类生产工具,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广,居国内首位。近年来,又在毗及市郊的武乡、褒河、龙江等地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著名的西汉三遗址——饮马池、古汉台、拜将台,我省最早的水利工程——山河堰,东汉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均分布在城区和近郊区。此外,以古城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延伸,形成了放射散布群落。

  东:张骞墓、李固墓、蔡伦墓。

  西:武侯墓、武侯祠、马超墓、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灵崖寺等。

  南:圣水寺、小南海。

  北:褒斜栈道遗址、褒姒故里。

  这数十处名胜古迹组成了系统完整的人文景观,反映了汉中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其特点主要是:①反映汉代史实的数量多而密集。

  ②以古城为中心向外形成一个汉代古迹群。

  ③市区内汉代古迹(如古建筑、古园林)遗留很少,只是古迹的具体位置尚能考证。

  3、恢弘的城市规模和基本完好的旧城格局

  汉中古城始建于战国,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为史料记载全国最早筑城者之一,今天的汉中城并非故城,曾三筑两迁。首次筑城为秦历公二十六年(前451年),此城在今汉中市东北二里新桥至陈家营一带,规模无考。公元前206年刘邦为汉王时,对当时的城池进行了扩充,当时“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内有小城,南凭津流,北结环雉,金镛漆井,皆汉所筑。

  汉以后,历代还有多次修城之举,城址无较大变动。隋唐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历经1063年的汉中城第一次迁徙,在原城西择址第二次修筑,城址南临汉水,距汉水一百米,新城定址后,历经唐、五代、宋朝早期共597年,城址无变化。

  汉中城第二次迁徙,即第三次修筑为宋朝嘉定二年,从原址迁往现址,至此即现汉中城址。

  宋代以后,明、清两代对城池进行了多次维修和扩建,明洪武三年,知府费震又在宋城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建。这次修筑,基本奠定了今汉中城区的格局,即南北、东西主要街道形成垂直相交的中轴线,其它街巷与此平行,构成井田方格式的街区网。

  汉中城墙,始于南宋,先是土城墙,明时两面砌砖为衣,清朝中期增修城垛、炮台及城楼。城墙高10米,上宽5米,基宽为11.5米,城上周长4120米,基外沿周长5592米,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各方有门均定名石刻镶于城门的上方,东曰“朝阳”,西曰“振武”,南曰“望江”,北曰“拱晨”。其城墙布局独特,东、北、西互为垂直,唯有南面城墙成三角状,与汉江流向基本一致。

  清代除沿用明城墙作防御外,还在商业繁荣的东关地区修筑围城,谓之“土城”,并与府城相连,均引山河堰水入护城河,构成了城外有城的特殊形制。

  时至今日,古城墙虽已拆除,但位置界线基本清楚,古城的布局结构基本上仍保持传统的方格式布局。一些古老的行店大院及道路状况,至今仍保存完好。反映着城市专业街区特色的伞铺街、碗铺街、皮坊街等等,现今仍沿称其名,民居街巷、庭院,尚有许多仍保留着传统风貌。

  4、众多的风景名胜

  汉中市位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的汉中盆地中部。

  在城市的北部有自然景观奇丽的天台山,山势险峻,景色奇特,林木茂盛,鸟语花香,泉水淙淙,山上布局乃至景点的命名均与东岳泰山相似,故有“小泰山”,“陕南第一名山”之称。还有宗教及旅游胜地哑姑山,集险奇秀为一体,引人入胜。

  市域内江河渠道纵横、水库遍布,古护城河即引褒河水作水源,形成了相互连贯的天然与人工水系,增添了城市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