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孩子

如题所述

一、共情:在孩子学习压力特别大的情况下,好多家长都遇到了你现在遇到的这个问题,孩子认为是在帮父母学,这让人很焦虑,我非常理解。
二、具体化:在哪些情况下孩子就特别容易有这样的想法出现呢?你可以具体讲讲吗?
三、探讨原因,并具体分析:
a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可以回忆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喜欢学习了,找到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小升初没过度好?或者是不喜欢某科老师?等等。
解决: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重新发掘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
b家长对学习成绩太过关心,胜过关心孩子。
解决:多关心孩子的心智发展,而不是一味地盯着孩子的成绩。和谐的亲子关系才是第一位。多安排一些家庭时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c孩子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
解决:根据孩子的天赋及爱好,让孩子自己设定未来的目标。然后协助孩子制定达成目标的路径及计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3
@上海12355:一位母亲:朋友来我家拜访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谈到了我十岁的儿子,我习惯性地说起了儿子过去的一些不是,正巧被我儿子听到了,他当场大发雷霆,发完脾气至今都没理我,暑假作业也不做。我怕以儿子现在这个状态会影响他的学业,但我只是客观地评价了一下我儿子,这些缺点也是他确实存在的,为什么他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难道我错了吗?我该如何补救?
十岁的孩子已经算是 “小大人”了。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渴望得到被理解和尊重,特别是在客人面前更希望得到欣赏和表扬。他对各种事情,如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或者一些行为和做法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当他觉得父母说的和他的认识不同,或者与事实不符的时候,孩子只能采取发脾气或者不做功课等消极的方式来表示反抗,久而久之还会形成孩子对父母的逆反。所以,要求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必须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持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建议你和孩子进行一次沟通,向孩子承认“自己在客人面前说他过去的不是”这种做法的不妥,同时倾听孩子的心声,在肯定孩子优点的同时再指出他的缺点,孩子更容易接受,让孩子感受尊重和平等。只有孩子内心的疙瘩解开了,他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心理咨询师:黄菊芳)
二、女儿喜欢把东西摊得到处都是
孩子的生活习惯与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父母的引导都密切相关。如果孩子是单独的房间,那么她不整理书桌可能只是出于懒惰,而且出于对自己私密性的保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十分反感和抵触家长的“侵犯”的,您帮她整理,就相当于侵犯了她的领地。如果书桌不是她一个人的,那么你可以告诉孩子,乱放自己的私人物件,是不懂得保护自己的隐私。家长可以从这方面做一些引导。您提到,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很强,那说明孩子的条理性和服从性都很良好。因此,我觉得如果书桌的杂乱情况不影响正常生活的话,父母没必要太紧张,可以给孩子一点自由度。
如果希望她略有改正,可以耍点小计谋,偶尔拿走她的一两样东西(东西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需把握好),让她着急,然后帮她一起找,顺便整理书桌,用行动告诉孩子,整理后的书桌更容易找到东西,做人做事也更有效率。
(心理咨询师:葛韵)
三、我凡事思前想后难以决断
@上海12355:一位初二女生:我今年读初二,很快就要升初三了,但我就是改不掉思前想后的毛病,做任何事之前,我都会考虑很久,犹豫不决,做事效率也很低。这样下去一定会影响我的学习。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工作都很忙,虽然是他们把我带大的,但经常会忽略我的感受……现在他们对我很好,但也很严格,我不想让他们失望,但我就是不知道该如何改掉这种优柔寡断的性子,老师您能给我一点建议吗?
你需要增加成功体验,平时多想想自己做的比较成功的事情,任何小事情都可以。体会一下当时喜悦的心情,鼓励自己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遇事多做些思考并不是坏事,如果觉得影响了效率,你可以想想对于以前遇到过的类似事件,就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若是第一次碰到的事情,一时无法定夺,则罗列出几种做法和相应的结果,充分考虑利弊,再做也不迟。现在的你,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害怕做错什么事情,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经验与教训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最后希望你能勇敢一点,每天起床时对自己喊“我可以做得很好”,不要害怕别人是否失望,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相信自己能做到,一切尽力了就值得了。(心理咨询师:葛韵)
四、好强的女儿“以分取人”
@上海12355:一位母亲:女儿今年读初二,因为成绩出色非常自负,虽然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但却没什么要好的同学,总是独来独往。我们问她,她却说“分数考不过我的,没资格和我走在一起”。我们都觉着女儿这样的想法会对她将来很不利,但很难说服女儿有所改变。我想,是否女儿小时候我们对她太过严厉,造成了今天她“以分取人”的个性?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你女儿会有“分数考不过我的,没资格和我走在一起”这种想法,可能是由于你和你丈夫在平时教育过程中过多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而忽略对其他才能和品行的培养有关。你也提到,对女儿的教育可能过于严厉。在我看来,这也会间接的影响你女儿的世界观,容易形成偏激的性格。建议你和你丈夫与心理咨询师取得联系,通过和心理咨询师的交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目的。(心理咨询师:顾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1-10
现在的家长都在谈论些什么?是在谈论孩子的学业,将来的出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构造孩子的未来蓝图。楼下的小区花园中,时常能听到父母与别人家的孩子在攀比,比学习成绩、比生活技能、比家庭优势。孩子在不断的被人比较中成长,凡事都被父母所逼迫变成别人家的孩子。正是因为这样的拔苗助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痛。我们非常能够理解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将来可以有出息,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孩子的每个问题表象相似,但是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背后的原因不解决,孩子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变成你渴望的样子。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某种错误的对待造成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我们的复制品,更不可能长成父母所期望的样子,请放过每一个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