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汗是什么病?该怎么治疗?

在连续发高烧一星期后,都无法退烧,身上的毛孔开始冒出红色的血液,到医院就查却查不出是什么病因,听说为一种叫血汗的病,可该怎么治疗呢?

血汗症极其罕见,伴发于出血性疾病,如鼠疫、血友病、月经异常或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为血液或血液色素混在汗液内由汗液排出形成特殊的汗液,皮肤出血性斑的形成与汗腺活动无关。血汗症的发好部位为眼睑、额部、胸部、生殖器等处。本病的治疗要点主要是防治原发病。
  血汗症自有医学文献记载以来,全球不足80例,大多为西方人,其中儿童病例不足20人。国内报道极少,2004年在《中华血液学杂志》曾有1例记载。中国古代曾有“汗血宝马”的神奇传说,但血汗症的有关病史资料极少。
  专家还说,目前,血汗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均不明确,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不至于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5
红汗也称为血汗、汗血、肌衄,是指汗液颜色淡红或鲜红,或铁锈色而言。 血汗症的病人病程大多数是大同小异。有些患者起病前有劳累过度,如盛夏暴日耕种,或操劳恼怒,或运动过度,或房事过度等等损伤心脾肾病情史。病情起始不一定马上出现血汗,大多数病人是经历过一段病情史后慢慢出现血汗,刚开始时汗色淡红,之后迁徙慢慢加深。最初发现自己得上血汗症大多数是在更衣时,发现腋窝血染衣物,或是脱下衣服时发现背心处衬衣淡红色,情况严重的还会是浓密血迹。有的病人夏天劳作,遂后大汗出,欲有晕厥感,近似于休克中暑感觉,休息后可缓解,晕厥症状也可消除,汗出减但未愈,慢慢所出的汗液淡红,继而鲜红如血,四肢心窝处比较明显。而之后的一段病程内会出现神疲乏力,语声低怯,头晕眼花,心慌纳差,口干喜热饮。此类病人一般形体瘦弱,面色淡黄,嘴唇色淡,是由于心脾两亏,化源不足,血失气慑,加之暑伤心气,心气失敛的病因。中医治疗上拟健脾益气,养心敛汗,清暑摄血药方。很多病人除了以血汗为首要症状外,还可出现心烦,溲赤,便秘,视物模糊,口燥咽干心火亢盛病症。而肺脾气虚,卫外不固,血失统摄的病人会有稍劳即汗出的,色淡红,汗出畏风的症状,还会伴随头昏乏力,面色晃白,胃纳不馨的症状,像此类病人一般平素易于感冒,情况严重一些的话肤色和嘴唇会有些苍白,吃饭胃口也不好。如果是热蕴营血,迫血妄行,心肝火旺症时,可以出现心烦口苦易怒,夜眠不安,发热口渴,两目红赤,嘴唇干燥等症状时,中医治疗上拟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药方。 有少数病人出血汗是有规律性的,除血汗外一般无自觉不适症状,汗液每隔5小时至12小时1次,每次持续约半小时不等。伴有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口干,小便短赤等症状。身体各个部位都可以出现血汗,但以肩及肩胛间的背部为多见。可见巴掌大小的皮肤潮湿区,上布筛状粉红色粟粒大小汗珠,用衣物擦去后,不久又复出现。穿着白色背心、衬衫时皆被染成粉红色斑片。是属于心肾阴虚,逼血外溢随汗而出所致,中医治疗上拟滋阴凉血,清退虚火的治法。 血汗症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劳累过度,脏腑受损的缘故。《诸病源候论-汗症候》指出:“肝藏血,心之液为汗。肝心俱伤于邪,故血从腠理而出也。”唐宗海《血证论》对于血汗的成因以及治疗更有明确的记述:“汗者,阳分之水。血者,阴分之液。阳乘阴而发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血为心之液,皮毛者,肺之合也。治法宜清心火,火清则阳不乘阴;兼治肺气,肺调则皮毛不泄。”所以血汗的治疗,以治心为主,兼治他脏。 记得很早以前,看黄日华与翁美玲演的《射雕英雄传》里面,成吉思汗的坐骑是汗血宝马,问大人为什么叫汗血宝马,长辈说这种马可以日行千里,流汗时汗液显淡红色,所以叫汗血宝马。而人非千里马,过度劳累了之后流血汗,这可是身体受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