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和初中的学籍号一样吗

小学和初中的学籍号一样吗

不一样,根据学籍号的组成方式可以看的出来。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1位):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4=完中; 5=普高; 6=职高; 7=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

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扩展资料

学籍号的种类

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原则上终身不变。学籍号分为“G”字头正式学籍号、“L”字头临时学籍号以及“J”字头学籍号三种。较为常见的是“G”字头正式学籍号和“L”字头临时学籍号。

“G”字头正式学籍号:具有“L”字头临时学籍号的学生经过全国查重和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进行比对,通过后分配“G”字头正式学籍号,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后,通过学籍系统下发。“G”字头正式学籍号为“G+身份证号”,但学生身份证号发生变化等特殊情况下,二者可不相同。

“L”字头临时学籍号:学生首次注册学籍后,分配“L”字头的临时学籍号。“L”字头学籍号按照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与身份证号相似,但与身份证号不具有对应关系。

“L”字头临时学籍号是学生获得正式学籍号前办理各项业务的依据,在办理有关业务时与正式学籍号效力相同。各地各校在办理有关业务时应对持有临时学籍号的学生一视同仁。

“J”字头学籍号是为暂无公民身份证号或原公民身份证号不可用的学生设计的。编码规则与身份证号相同。学生获得身份证号后,可以申请将学籍号更改为“G”字头正式学籍号,但保留原来的记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籍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7
不是的,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学籍号是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京教基[二000]0陆二号”的要求编排,目前CMIS系统和学生卡系统用学籍号唯一标识一名学生。 学籍号长度:一陆位。 学籍号字符:0至9数字。 学籍号发布时间:二000年,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建立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学籍IC卡管理系统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号:京教基[二000]0陆二号。 *学籍号: 学籍号的确定: 学籍号由一陆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二位)+区县(二位)+学校类别(一位)+学校(三位)+学生类别(一位)+届别(二位)+班(二位)+学生号(二位) +校验位(一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省市位(二位):北京市为:0一 *区县编号(二位): 注:由于今年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一位): 0=小学; 一=初中; 二=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三=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四=完中; 5=普高; 陆=职高; 漆=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三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一位): 0=小学生; 一=初中生; 二=普高学生; 三=职高学生。 *届别(二位): 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二位),学号(二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30
G、J开头,都是全国正式学籍号码。L开头的,是临时的。
全国正式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G+身份证号(对于有身份证号的学生)、J+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对于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都是19位。教育部已为进入中央系统的所有学生配发了全国正式学籍号或临时学籍号。